玄学这个词前段时间在网上流传了很久,各种明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大家都用玄学来解释。这种能用科学技术和工具解释的现象,在古代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魏晋的谈玄之风。
玄学,在古代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
"正始"是为废帝曹芳的年号,大家所认知的"正始文学",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造。
竹林七贤
"正始"时期,玄学开始流行了起来。玄学中包含着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导致了对社会现象的富有现实性的清醒态度,破除了拘执,迷信的思想方法。同时,庄子所强调的精神自由也为玄学家所表现。当时,有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派,这是什么意思呢?空想家们认为应该遵循内心的道德责任,而反对人外在的行为准则;也有主张名教与自然相统一的一派,这是要求个性自由不超越和破坏社会规范。大家所公认的也只有"自然"了。
嵇康
然而,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却极其残酷。司马氏族在这近十年的统治时间里大肆杀戮,司马氏族的做法是对"滴血皇位"这一词最好的诠释,司马师,司马昭在位期间杀了无数大臣,甚至杀了一位皇帝。这种暴虐的行为深受后人诟病。司马氏还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为取得的政权制造大量的舆论。 "天下名士,少有令者"这场罕见的残酷权力争夺害死了不少著名文人。
西晋名士
但是,面对恐怖和虚伪的现实,知识分子阶层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状态。他追求个性自由的文学思想表达,精神向昂扬向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当时号称"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山涛,王荣、向秀,刘伶,阮咸。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都对音乐,书画有着独到的见解,善于将他们融合在一起。于"正始"之后的历史激烈动荡年代,既发扬正始玄学,又突破儒道思想,倡自然与名教不可调和。他们的思想更为倾向《庄子》,对西晋之后庄学大兴,以及进一步冲击礼法名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之无论在文学史还是在哲学史上来看,它们都在当时有显著的地位,而且对后来产生深远影响。魏晋谈玄之风别开生面。《文心雕龙》说"自中朝贵玄,江在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这里指的中朝即惠帝以后时期。《诗品序》亦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现过其辞,谈乎寡味。"永嘉前后为西晋清谈盛行时期,西晋谈玄中期,谈玄名士最著名的当是王衍。
王衍
王衍崇尚玄学"贵无"思想。《晋书•王衍传》记载:"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著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衍甚质之"这里是说王衍谈玄的依据是王弼、何晏玄学的核心思想,即是"以无为本"。
玄学家们在当时的所谓谈玄之风,又被称为清谈之风。他们所谈内容大多是脱离现实的空洞议论。清谈时一般分为主宾两方,采用主、客问难方式。谈主首先摆出一项讨论的内容并叙述自己的见解,称为"竖议",然后一客或数客发难。而且"主"必须手持麝尾作为道具,以助谈锋。
为何单独这魏晋兴起清谈之风
魏晋这股清谈之风,是相对于俗世而谈的,不谈民生不谈国事,只谈老庄。这实际上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文人知识分子无法进入仕途,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只能空空清谈来聊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