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的人气遭人嫉妒,结果要好的朋友成了自己的陪葬

刘英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刘庄同父异母的兄弟,赐封楚王。光武帝不喜欢刘英的生母许氏,所以刘英的地位也很低。只有兄弟刘庄跟他关系较好。

后来,光武帝去世之后,刘庄继承了王位,他自然很照顾自己的好兄弟刘英。刘英性格有些软弱,但是特别喜欢交朋友。刘英在封地广交天下豪杰,四处访问方士圣贤,其做法无意,但是旁人有心。

超高的人气遭人嫉妒,结果要好的朋友成了自己的陪葬

  光武帝宠妃阴氏的几个儿子很瞧不起刘英,日久天长,就和刘英结下了仇。特别是刘庄继位后,他们看皇帝对待刘英很好,心里又恨又气,便想方设法除掉刘英。他们上奏说刘英广交好友是为了谋反

    刘庄不知此事是真是假,便派大臣去调查,阴氏的几个儿子赶紧贿赂、拉拢这位大臣。那位大臣回京后,报告刘庄说楚王想要谋反。刘庄一听,十分生气,心想:刘英,你可不对呀,我刘庄待你不薄,你怎么能够背叛于我呢?于是刘庄下令:废掉楚王封号,剥夺封地,押至泾县。

超高的人气遭人嫉妒,结果要好的朋友成了自己的陪葬

  楚王刘英还不知怎么回事呢,就被废掉封号,剥夺封地,又被发配到泾县。泾县那时候非常荒凉,人烟稀少。刘英心情极其郁闷,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对自己的态度会突然转变。到了那里,县令把他软禁起来,但还是有吃有喝。而刘英则吃不惯这地方的东西,再加上思念母亲和妻儿,不甘忍受此番羞辱,便拔剑自杀了。楚王刘英一死,阴氏的几个儿子可乐坏了,但他们还不罢休,又上疏说刘英虽死,但他的手下部将还在,应该一网打尽。刘庄也害怕刘英一死,他手下的人乘机反叛朝廷,便派人去追查楚王案件。

楚王刘英根本没有谋反之心,他是含冤而死。但是刘英死后,一些和刘英有关交往的人甚至有些毫不相干的人都受到了牵连。本是一件莫须有的事件,却涉及到成千上万的人。那些负责追查的大臣们滥用职权,严刑拷打,强行逼供。

超高的人气遭人嫉妒,结果要好的朋友成了自己的陪葬

洛阳令虞延,为官清正,得罪了许多人。有人找虞延假装商议起兵造反,虞延怒斥道:"身为臣子,怎能反君,我宁死不与尔等同谋!"但是想陷害虞延的人却到外边散布谣言,说:"虞延想起兵谋反。"刘庄得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气愤,立即召虞延上殿,并斥责他:"你身为洛阳令,先帝对你不薄,我待你也不错,你为什么还要起兵谋反呢?"虞延一听,知道有人暗害自己,便说道:"陛下,您没有调查,老臣决无造反之心,我忠心一片,为国尽职,虽无功劳,但也有苦劳,我决没有造反之心,还请陛下明察。"

超高的人气遭人嫉妒,结果要好的朋友成了自己的陪葬

  刘庄也觉得自己过于鲁莽,但他仍不放心虞延,心想:虽然他尽职尽责,但洛阳令手握重兵,又在都城,一旦造反,将无法控制。无风不起浪,刘庄认为还是小心为宜,于是下令撤了虞延的官职。虞延非常气愤以死相抗自杀了之。王平、颜忠和楚王刘英关系甚好,他们二人自然跑不了。捉来之后,严刑拷打,二人被打得晕过了许多次,遍体鳞伤,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刘英的亲友也为此事受到了牵连,不仅地方上的亲友被抓,就连京城的亲友也被抓。一时间,全国各地只要与楚王刘英有关的人,都被吓得人心惶惶。

超高的人气遭人嫉妒,结果要好的朋友成了自己的陪葬

  楚王之案持续了两年多,被打死、杀死的官员有几千人,有上万人被流放,关押在狱中的也有几千人。因此事而受牵连的达几万人。两年之后,案子没有了结,反而复杂化了,原因是从刘英那里抄到了一本花名册,里边记录着刘英所结交的天下朋友。全国又大肆抓捕官员,有许多文人、门客也卷进此案之中。

由于杭州吴郡太守严兴与刘英有过交往,也在花名册中,所以负责办案的人员自然不会放过严兴。严兴被捕入狱,后来实在受不了大刑,连人名都不知道就招供了。

超高的人气遭人嫉妒,结果要好的朋友成了自己的陪葬

可怜这些大臣,虽然被平反奈何已经丢了性命

  办案人员抓住一个,审问一个,不承认,便动大刑。那些人只好胡乱招供,招出几个,再抓几个。这样抓得人越来越多,案件越来越复杂,两年多了,还没有个头绪。有几位老臣实在看不下去了,到狱中去提审,知道这些人都是屈打成招的,便冒死上谏刘庄。刘庄对此案也产生了怀疑,他也不相信有这么多人谋反。那几位老臣上疏后,他又亲自到狱中审问,得知这些人全是冤枉的,就连楚王也是含冤而死。刘庄知道自己办了一件大错事。他赶紧下令:大赦天下。

  到了永平15年,楚王案才算了结,但是留下的遗憾却已是史实,无法弥补。

上一篇

英明主终成昏君,一生奋斗却一事无成,后人却却样说。

下一篇

中国救活了老年人,西方放弃了老年人,这就是我们“孝道”的作用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