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当时由于日本的近卫文麿所组内阁代表的日本政府,始终无法在和美国人的谈判中消除美国对日本在包括:橡胶、石油等战争必要原料上的禁运举措,其受到了来自日本军方无休止的指责,更有甚者有些` / { ! e b极端的军国主义分子大骂当时的日本内阁为废物。在军人大骂内阁的同时,秉承着“拳头才是硬道理”的思维,日本军方提出了要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日美关系”的! 9 Q T办法,即“将拳头挥向傲慢的美国人打到它主动向日本求饶”。
基于当时日本的综合国力和美国相差甚远的考虑(美日二战前工业总产值对比:美国2000亿美元,日本90亿美元),时任日本近卫文麿内阁无奈在1941年10月16日选择集体辞职。次日,日军国主义代表东条英机组阁。于是,3 v ( k g @ w N N日本军方就在太平洋战( } j 5 $争前夕顺利的便完- W F y h A , 2 t成了其对内阁的控制,日本政府也逐渐演变成为了军方的“附属品”。
此时的东条英机可谓是权势滔天:一手掌握着政府、一手把持着军队,他完全可以像在欧洲的盟友希特勒那样,顺势g s X F V W } A .取代日本天皇自己搞个元首当,那9 Y h v ! [ S为何他却没有这样做?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C l e ! 8日本重新崛起的“明治维新”开始说起。
1867年12月8日,架空天皇并控制全日本H ! T的德川幕府,在面对以7 G J S f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势力入侵时表现的极为无能甚至选择卖国求荣,这极大的损害了日本百姓对幕府统治者的信任。日本天皇从中看到了重新掌权的机会,于是开始拉拢被幕府视为非嫡系的萨摩、长州、安艺等地的地方实力军阀共同组成了“讨幕联盟”,向德川幕府的统治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开始新的一次将自己神化的宣传,一边指责德川幕府卖国,一边大肆给自己冠以“救世主”的头衔。也正是因为天皇这样的人物S ; s 0设计p 0 F z L G r k,原本势力就要相对幕府方较弱的萨摩、长州、安艺等地方军阀,在民众们的支持下于1867年10月击败了德川幕府。
由于天皇在此次的“倒幕运动”中起到的决定性重 P ; (用,幕府倒台后的新生的日本政体就几乎完全是以天皇为中心。在天皇实际掌权之后颁布的一项重要施政纲领《五条誓文》中明确的强调:日本的变法除了强国之外,还要巩固天皇的地位。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11月29日实行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中又将这个“巩固”完美诠释:天皇被法定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陆海军也皆1 M y归他统率。日本虽也有议会,但其被明确规定为是辅助天皇行使立法权的机关,天皇甚至可以凭借他个人的意愿随时召开或是关闭议会。可以说在当时的日本,天皇的命令就等同于国家法律% ~ H i a t S / F。
简而言之,在当时的日本天皇几乎等同于中国封建帝王的权力, 2 Q。那些披着议会、法院外衣的西方实权机构并不是像西方那样是权力的拥有者,而仅是辅助天皇- V x R 6 z N k执行权力的辅助机构而已。) b l 3 g ; E v #
这也就回答了虽然当东条英机以军人身份当上了首相,其组阁之后看似是执掌了日本的政府和军队,但实际a # $ O E在法律上他是没有任何权力的,他的一切行为都是要获得天皇的首肯。假如东条英机出( ? 0现有不轨的行为,天皇便可以动用法0 ; s ,律将其换掉。所以二战时期,日本军方虽已经B 8 I |是控制内阁,但想要取代天皇却还没有能力,? A & g V @ v w日本的军政大权都还握在天皇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