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太平天国,就不得不说李秀成。不仅是因为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忠王”,更因为他是太平天国的军事将领中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军事人才。
终其一生,战功卓著,打过清兵,打过洋人,最终为保护洪秀全的儿子——太平天国的幼主而被湘军所俘。
值得一提的是,18I K z U Q . D64年6月天京陷落,李秀成率部抵抗,7月23日被俘,在受尽了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的酷刑折磨后,于8月7日被曾国藩处Z h B / g x b F 0决,中间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时间。
那么,曾国藩俘虏了太平天国最优秀的w 2 @ &军事将领,为什么没有拿他去向清廷邀功,而是急匆匆的把他杀害了呢@ h a [ + b %?
根据历史考证O S / N和民间传说,有三点原因决定了曾国藩必须速杀李秀成,不然自己也前途不保,甚至有性命之忧。
第一点:李秀成在狱中曾经对劝降的曾国藩称帝
这是被曾国藩的后人证明过的。曾国藩孙女曾广珊,曾经在闲谈k b T时和自己的子女谈到过这件事,曾广珊的女儿俞大缜就说起过这事,但是具体细节他并没有追问自己的母亲。
著名史学家罗尔纲也曾经在他的著作《太平天国全史》中Y | D 2 t提及此事。
有传说,有考证,说明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很大。
就当时的境况而言,李秀成劝曾国藩称帝也是可以理解的。主要原因如下:
01我有故事你有酒,咱俩联合天下无敌。
一个是晚清重臣,才能卓著,一个是卓 ` 0越的军事将领,李秀成对曾国藩是真心佩服,想与之联合,辅佐明主,这种思想可以理解。
况且,李秀成被俘之后,曾经写下几万言的《李秀成自述》,分析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其中一条就是洪秀全的嫉贤妒能和不问政事,没有帝王之胸襟和才能。而曾国藩却相反。
02挑拨清廷与曾国藩的关系
曾国藩“屡败屡战”,深得慈禧太后的! G A 9 X信任,现在,他忽然劝曾国藩称帝,很可能是挑N @ = T K ] 9 H拨离间,因为李秀成深深懂得,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除了清廷与洋人的内外夹击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祸起萧墙,高层之间的互相不信任,} a E . x J j最后发展到互相猜忌,刀兵相见,他也想L 1 { F N E o趁机陷害曾国藩也未可知。
03为了自e h # = H _己活命
李秀成被洪秀全评价为“万古忠义”的“忠王”,在被俘之后,曾经受到曾国荃的酷G ( 8 Q % 7 k K 3刑折磨。据史书记载,曾国荃“置刀锥于前n i W G 7 P,欲细割之“又“叱勇割其臂股”,而李秀成“殊不动”,恼羞成怒的曾国荃_ J W d i亲自动手,“短衣握锥,独身走出”,然后“遍刺以锥,血流如注”。
受到如此酷m + + _ s -刑,李秀成变节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他劝| p p X . o ~ 4 7曾国藩称帝,也是向曾国藩表明自己的忠心,实乃人之常情。
可以说,劝曾称帝对李秀成没有任何坏处。但是曾国藩是什么人?他本无心称帝,但是一旦A Y } ] ; C ( y传出去,难免引起疑心Z W i 4重的慈禧的猜忌,所有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李秀成杀了。这个还是有可信度的。
第二点:曾国藩是想掩盖湘军在天京的暴行。
这一点,很多史学家包括史学爱好者都提到过,也是最可信的一点。因为湘军攻破天京之后杀红了眼,犯下了滔天罪行。
01城内大肆烧杀抢掠
为= e I 2 y F d太平天国历时15年t T t,对清廷造成巨大的威胁,曾国藩的湘军受到很大损失,尤其亲兄弟曾国华在与李秀成作战时,战死在三河镇,家仇国恨,故而对太平天国痛恨有加。
当时在协助曾国荃处理军务[ s ] c ( v J _ g的赵烈文在日记中记载:“余又见中军各勇留营P y H y 者皆去搜括,甚至各棚厮役皆去,担负相属于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湘军的抢掠从地上b 1 | 6 V发展到地下,在天京城掘地三尺,到处搜寻值钱的东西,甚至许多人家的坟墓也不能幸免。抢到财物T ? Y h o的湘军/ ! l F . ,把这些东西作价拍卖,一些随军的文案委员“无大无小争购贼物,各贮一箱,终日交相夸示,不为厌5 w _ / `。”
看来,湘军在攻W q Q G T F破天京后都{ U X c d ^ ~ 0发了财。
02次是抢i U o ^ E M x人杀人D P S / c { E,奸淫妇女
“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具无”。湘军进城后,不再抵0 q # A a V抗的太平军“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放”,而那些年老体弱的本地人,则“尽情杀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 D { ] 8岁者亦斫勠以! ( : X = D 9 5 e为戏,匍匐道上。”
03毁灭证据
从第1点得知,湘军攻破天京后,在天王府、忠王府以及其他地方抢得许多财物。为了掩盖这些丑恶行为h 7,更重要的是,不让清政府B C d W知道自己抢得了T N 8 ` ! L @ | Y很多财富,就放火毁灭证据m w 5 q 0 e ?。
当天中午,天王府和忠王府均烧毁,“烟起数十道,屯结空中,不散如大山,紫绛色。”
另外] g d C,曾国藩为了邀功,在奏折中歪曲了很I 5 Z g u多事实。如果把李A U O 7 6秀成交给清廷,清廷肯4 S T m * - A定会严加7 a w - $ r t审讯,李秀成q : ? N肯定回来个“鱼死网破”,把曾国藩的所作所为和盘托出,到s g T N C L o那个时候,曾国藩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不如来个“死无对证”。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曾国藩肯定会及早杀掉李秀成。
更加证明曾国藩做贼心虚的是,李秀成在狱中的自述也在J Y $ M q 7 b上报朝廷时,被曾国藩删减、. v O w b O # j扭曲,原稿的后半部分被曾国藩撕掉,秘藏。
第三点:李秀成想学三国时期的姜维,诈降后东山再起
这一点也是最不可w 7 d P D g 9 X S信的一点,本来不想提,但是为了正视听,简单说一说。
两个人都不是小孩,尤其曾国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差一点被神话了的人物,怎么会看不透李秀成的小心思?
持这种观点的人,太小看李秀成了,更小看曾国藩了。
为了自己的前途,更为了一己私利,曾国藩未经朝廷同意就擅自杀害李秀成,一代名相,朝廷重臣,在关键时刻不再讲圣人之训,暴露了自己的人性,让后人看到了自己龌龊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