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浩畅谈历史
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会有盛衰荣辱,都会有喜怒哀乐。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多盛少衰、多荣少辱、多喜少哀、多乐少怒地科学管理一个家庭呢?
或许,研究下] | 9 U 0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速亡和前燕勃兴,我们会从中获取很多修身齐[ W [ 0 O J I / S家、振兴家国的实用方法。
那么,就让我们以期待的目光,来进入那个弱肉强食、胡汉纷争的战乱年代。
首先,后- n I , ` 6赵之亡,实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一个国家的衰亡,绝不是一朝一夕促[ : A p成的。
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驾崩,三年后,曾经独霸中原、威临四方的后赵国,便迅速被割据东北的蕞尔小国前燕灭掉。
这究竟是为什么?
本人认为,后赵的衰亡,有以下原因:
其一,君主石虎穷兵黩武,不知体恤民力,白白消耗国家资源,不懂得协调胡汉矛盾,整合国家实力。
后赵占据! C F ! , A北方中原,由羯族首领石勒建立,彼时,北方中原大地,在经历晋朝的八王之乱、匈奴人与羯族人的纷争战乱后,人口稀少,土地荒芜,百业待兴。
而当时,国家实力f Z 9强大的象征,就在于人口的殷实、百业的发达及军队的r N Y 3 V壮盛。
既懂打仗,又懂治国的后赵开国之君石勒
所以建国后,石勒在贤臣张宾的辅佐下,注意整训军队加强国防,同时在南征北战后,石勒会将被攻占之地及边疆的流民迁徙至中原、河北等统治核心区,并注意及时安抚百姓,奖励农桑,鼓励发展生产。
如此科学治理下,后赵国经W U p s { ` T济逐渐复苏、人口逐渐殷实、军队更加强大,
然而,石勒的善政,很快便人亡政息。
由于石勒对石虎的姑息纵容、不加抑制,导致石勒死后,骄横的石虎废掉继位之君石弘,自立为赵王。
石虎当政后,Y C x ]好大喜功的他,急欲统一天下,遂对外穷兵黩武频繁用兵,对内大肆横征暴敛奴役百姓,如此不知爱惜民力,不懂发展经济,不懂X 8 ~ 8 @ / =如何良性循环地强大国家,遂导致后赵国军队越打越弱、经济越来越凋敝、人口越来越稀少。
只会打仗、不会治国的后赵天王石虎
前人栽树,后人d Y Y # U } r乘凉;前人砍树,后人遭殃。石勒的重视人口、发展生产,如种树,自然令子孙获益匪浅;石虎的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如砍树,自然给子孙遗患无穷。
其二,石虎教子无方,所以他确立的继承人要么残暴不仁、+ { | B ; X i }六亲不认,要么年纪幼小、不堪大任。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养不教,父之过。
石虎本人残暴不仁、行事随心所欲,他养的儿子们,也大多有样学样地胡作非为。
后赵天王石虎都不懂的简单道理
石虎的第一位太子石邃,个性0 X S a ~ p 变态,行为放荡。
有时,他会流窜到朝中大臣的家中,随意奸淫大臣的妻女;
有时,他会将美艳的姬妾精心打扮后,再突然砍下她们的头颅,洗去血迹后,将头颅放在盘子中,供宾客们观赏;
有时,他会与宫中漂亮的尼姑淫乱,随后将尼姑杀害,并将尼姑的肉与牛羊肉煮在一起,紧接着再狼吞虎咽地喝酒吃肉;
有2 , T时,他会意图谋害与自己同样深受父王宠爱的弟弟石宣……
试问,这样一位残忍无道、灭r 2 ? 2 } E绝人性的太子,如何能够继承王位、治理好天下?
公元337年,石邃谋害弟弟之罪被揭发,石虎在确认儿子罪大恶极且死不悔改后,将石邃处死。
至于石虎的第二位太子石宣,则骄奢淫逸,个性残暴,行为诡谲。
石宣经常到处游猎,且游Z H ; S猎时横征暴敛,不顾百姓的疾苦和( L M部下们的人身安全,他经常令部下N [ F r % k 4们包围野兽,与野兽搏斗,若有部下y q M一时疏忽,令野兽逃出包围,就会严惩部下。
如此恶搞下来,石宣在游猎时经过的三州十五郡百姓,尽皆倾家荡产,跟随他的部下们,有一万多人冻饿而死;
同时,与石邃一样,对同样受父王宠爱的弟弟石韬,石宣嫉恨不已,急欲杀之而后快。
更恶劣的是,与石Z O N邃的杀弟; S ~ a未遂相比,石宣狡诈阴谋地成功将弟弟石韬杀害,且在参加弟弟的丧礼时| P R C z U 1验尸大笑,而归。
杀人时谨慎筹划冷静实施,杀人后得意忘形不可一世,如此招摇过市,石虎很快便发觉真正的凶手,便是儿子T c % k D ] U Z石T # K { : - p宣。
于是,经过严密细致的调查,确认石宣杀弟后,石虎怒不可遏y n & ` } k 地将石宣满门处死!
接连两0 U 次教子无方{ u 9 T,接连两次无奈杀子,石虎心神俱疲悲痛不已( y Z / e n & K。
为了防止年长继承人再胡作非为,石虎特意册立年幼的石世为太子,并想痛改前非地悉心培养教导他。
可惜,天不假年,次年,石虎便在平定前% } s Y } K太子卫士叛乱的战争中积劳成疾无奈去世。
本来很强大、但内斗不已急剧衰弱的后赵
石虎的第三位太子石世,年龄幼小,不堪大任,再加上太后与权臣张豺狼狈为奸残害重臣,是在难当治国大任,遂引起朝中其他权臣的争权夺利和各地诸侯的起兵夺位内斗不已。
总之,石虎的第一个太子,骄奢淫逸残忍无道,杀人如麻罪大恶极,且谋弟蔑父六亲不认,遂被石虎大义灭亲地杀掉;石虎的第二个太子,横征暴敛害民无数,四处游猎贻害无穷,又杀弟谋父意图造反,所以被石虎斩草除根地灭族;: H ! { x / O U _石虎的第三个太子石世,在石虎死后年幼无知不堪大任,再加上太后刘氏不守妇道乱杀重臣,遂导致群臣恐慌,为求自保,朝中权臣之间互相残杀争权夺利,各地诸侯接连起兵争夺皇位,结果,后赵国内斗~ s t { 不已实力大损} S w $ ^ v。
孔子曰:其身正,3 M + e ! v @ n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K 1 ( c : 9 c有好好修身,方能齐家,方能夫妻共荣、父子和谐地治理好家国、平定天下。否则,身不修,则家不齐;家不齐,则国被毁;国被毁,则天下难平,如石虎那样,自身暴虐不堪,诸子互相残杀、祸国殃民,遂埋下亡国祸根。
其三,石虎擅自废立君主,自立为王,此举严重破坏了国家法度,导致后继之人为夺权位争相效仿,导致国家一直内乱不断、战乱频出,此举严重消耗了国家实力,导致后赵在面对前燕和东晋的讨伐时力不能保走向灭亡。
石虎儿子们的互相残杀内斗不已,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残暴的石虎教养下,亦有样学样地残暴不仁。
还在于石虎这位父亲,为他们树立了一个杀君夺位的反面榜样。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公元333年U } e u &,后赵开国之君石勒病死,其子石弘继位。
不久,石虎便发动政变,自立为赵王,并将石弘先囚后杀,此举,严重败坏了政治风气及国家制度,严重恶化了自己的政治形象,同时给后世的王子王孙们留下了异常恶劣的印象。
于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石虎的太子们,便也十分害怕自己继位后,被势大难制的兄弟叔伯架空甚至杀H A Q害。
于是,这些太子8 2 p : ^便都未雨绸缪地要杀弟谋父意图不轨,这可说是对父亲的亦O . | ` [步亦趋式学习,以及对石弘退位被杀的以史为鉴,还可说是对石虎悖君乱国的残酷报应。
石虎自己废君篡位、子孙也跟着嫉恨兄弟谋君篡位
更严重的是,石虎的篡位,给其他诸侯和权臣们也树立起了天下有能者居之的优秀榜样。
于是,石世继位后,联% Z T a 1 # e {想到当初石虎的废掉弱君,自立为王。众多诸侯和朝中权臣,也尽皆摩拳擦掌地争相搏斗,意欲争夺最高权力、唯己独尊。
这样的政治内斗和军事互搏,如晋朝的八王之乱般严重损耗了国家的实力,导致后赵国刀兵四起战乱频仍,导致后赵国人死伤惨重元气大伤,导致后赵在面对前燕和东晋的讨伐时力不能保走向灭亡。
再说前燕,前燕之兴e y & B { A,证明厚积薄发,非一日之功。
公元337年,鲜卑族首领慕容皝(hung)建立燕国, v 0 (,随后燕国开始了开疆拓土、发展强大的8 @ T伟大征程。
一个国家的勃兴,绝不是竟日之功。
前燕是Y m m , ( V 2怎么发展壮大的呢?本人认为,原因如下:
其一,前燕对外发展战略制定得合理正确、实施得果断干脆。
前燕建国后,慕容皝就制定出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敌国的国家发展战略。h j 5 /
公元338年,慕容皝与远方的后赵、东晋交好,并联合后赵的石虎共同出兵,夹击临近的段氏鲜卑势力。
石虎听说后,高兴不已,随即派横海将军m . q桃豹、渡辽将军王华领十万水军,派龙骧将军支雄、冠军将军姚弋仲x : L / G率七万步骑^ s K ] ; b N兵,水陆两军联合行动,共同进攻段氏鲜卑势力。
段氏鲜卑的首领段辽听说前i F / , z燕、后赵尽皆来犯,不知S + r _ k L n轻重的他先派段兰B { Y率主力军去迎击北方的前燕军,可前燕军在慕容皝的指挥下,行军诡谲敌不能测,并成功伏击段兰军,将其; / U ` 3击X ; b败* 8 @,段兰在猝) K E d 4 } # 5不及防地战败后,只能无奈南逃。
这时,后赵的十余万大军横扫段氏鲜卑的各处领地,蓟城、令支等众多城池皆因防务空虚,遂被后赵军轻松攻2 T f n ! a i下。
不久,段辽弃城逃跑,向慕容皝头像,段氏鲜卑势力灭亡。
就这样,凭借着远交近攻战略,前燕借刀灭国,又借国灭] } b 5 : L } &刀,促成了国家的正确扩张。
后来,随着后赵国内乱,前燕国与东晋交好后,向东进军,降服高句丽,再向西进军,平L _ j & V k ( # o定了鲜卑宇文部,实现了辽东地区的统一,这V d - L 1 z些远交近攻的睿智举措,为将来前燕国发展壮大、奋力南下略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最高领导意志坚决,在国难面前奋勇作战绝不妥协,是前燕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公元338年,由于前燕慕容皝拒绝与后赵军会师、不够诚意,所以恼羞成怒的石虎亲率数十万大军围攻前燕国。
慕容皝w + Y (在众谋士的建议下,下定决心,制定出坚守城池,p C z R } G $待敌有变时出击的战术。
随后,石虎军迅速攻下前 2 w ] R燕的三十六座城池,并乘胜围攻y ( F u :前燕的国都棘城。
这时,燕军守将刘佩挺身而出,率数百名敢死队出城猛攻后赵军阵,被攻击的赵军防不胜u c : u防尽皆披靡,5 . J % G最终,刘佩军斩获甚多,光荣回返。
燕、赵作战形势图
在初次击败敌军、打击敌军士气后,面对后赵军近半月的轮番攻城和部将的劝降,慕容皝慷慨3 , n 7 ; 6 _ L |激昂地大吼道:“孤王正要巧取天下,怎么可能会屈膝投降?? 6 / n 5 =”
随后,慕容皝激励守城将士们奋勇杀敌,坚守城池。不久,由于后赵军人多势众,劳师远征,后勤物资供应严重不足,遂只能无奈撤回。
慕容皝闻之,派四子慕容恪率领两千骑兵追击赵军,慕容恪既有势大敌军当前而奋勇当先的勇气,又有使用妙计的智慧,他在追击敌军时,专挑黎明时的敌军懈怠之机,U . ~ [ k D迅猛出击,结果,后赵后卫军再次猝不及防无奈战败,慕容皝见状,也出城率全军来助攻,后赵军大败,被斩杀三万多人后,狼狈逃回国内。
随后,后赵的石虎曾试探. I C L j {着进攻燕国,不过在慕容皝的坚决反击下,后赵军胜少败多,于是欺软怕硬的石虎便将攻略U h C Z q 5 U x的目光转向南方,前燕获得了统一辽东的良机。
其三,统治者家族人才辈出,合作团结,遂能将国家发展强大。
前燕国的发展壮大,与君主慕容皝家族的人才辈出,也有很大关系。
慕容皝本人,多谋善断,刚T x & X h a毅果敢,用兵诡谲] Q y,此外,他还非常重视国 g L家的整体教育和个人的家庭教育,如他经常到国立学校东庠中选拔饱读诗书之人,指导自己治国安民、教育子女。
慕容皝做到了的少年燕国说
所以他的儿子们在他和优秀人才的悉心培养和教导下,大多勇如龙虎,智如狼狐:
如次子慕容儁(jn),博学多1 & - { / m } X :才,愿意博采众长地察纳雅言、谨慎治国,精C L I z 6 ?通文韬武略;
如三子慕容恪,擅长智勇双全地带兵打仗,性格沉稳大度,治国时条分缕析明察秋毫,举荐人才时大公无私不遗余力;
如五子慕容垂,勇猛善战,足智多谋,且对时机的把握非常及时精准,能多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地振兴燕国;
如幼子慕容德c S ~ b,博览群书,多才多艺,遂成为扛起燕国最后一杆大旗的睿智领袖。
而且慕c ( c ^ ~ X C B容家族的人才T n . J A们在创业阶段,也非常精诚团结:
如慕容皝与慕容翰手足互助地对外用兵、统一东北;
如慕容儁与慕容恪一文一武密切配合着治理国家、攻城u Y v略地;
如慕容恪与慕容垂一内一外兄弟同心地治国理政、镇辅家国;
如慕容垂与慕容德一正一奇精诚团结着击败桓温、保家卫国。
综上所述,后赵的速亡,是统治者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后胡汉民族矛盾激化遂内乱四起( X } o e G O C G的恶果;是统治者频繁南征北战、不停东征西讨的穷兵黩武后,原本锋锐的军队变钝变弱,无法对外攻城略地、对内保家卫国的恶果;是统治者自身恶贯满k a I 8 H W n N F盈、教子无方后子孙罪恶滔天、自相残杀的恶果。
前燕的勃兴,是统治者发展战略制定正确、实施果断W o J A z的善果;是统治者坚强勇敢、意志坚决下成E a Y功抵御外侮、趁机统一东北、振兴家国的善果;是统治者科学教育的熏陶下,众g U { ] U f G子嗣精诚团结,各显神通地开国创业、定鼎安民的善果。
从前燕勃兴和后赵速亡的鲜明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实用价值:
其一,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并使之发扬光大,需沿用前人的成功经验、吸取历史上失败之人的惨痛教训,反其6 $ m N道而E W p ,行之,方能家和万事兴,国和万事隆。石勒创业的成功略地策略和正确治国方| F H法,石虎没有继续沿用,而是如暴秦那样苛政待民横征暴敛,如此不以史为鉴,后赵如何能不重蹈覆辙地可耻败亡呢?慕容廆创业的成功策略和正确方法,慕容皝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还特别重视国0 i i家的教育、i 7 O家庭的教育,如此继承并发扬先人创业的优点,发扬自己重视教育、科学选拔国家人才、科学教育家中子女的长处,如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燕E O 5 w L ) : c又怎能不蒸s l 蒸日上愈变愈强呢?
其二,石虎及其诸子的胡作非为、自相残杀,和慕容皝及其诸子的勇敢善战、精诚团结,既可对比j Z ! Y鲜明地警戒我们,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想子孙q C B Y n V [ G v素质优秀3 M + . M % O、品德高尚,自身G u u得勤学书籍、好问人才地修身塑德、端正作风、磨练才S 9 k 6 ? -能,否则石虎崩于前、子孙坏于后的家族败亡,就是我们的明天!
其三,燕赵如此鲜明的成败,又可优胜劣汰地激励我们,要想家和F C % z 4 ( K 9 e万事兴,自己得先读书、并频繁地实战训练自己,切实提高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技巧,争取与长辈父母、同辈兄弟、后辈子侄们和谐相处、合作创业,为子孙们树立好团结一心振兴家庭的好榜样,如此,效仿9 3 : F m Y自己的子孙们才@ J * r v能天天向上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之,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一个人最大的失败,是家庭教育的~ { S 7 Q X ? e失败。愿我们能够从燕兴赵衰的o z _ 1 F !历史经验、教训中,趋利避害地总结出重视家庭教育的建设方法u / U P B l +,并使家庭教育科学合理地指导自己及子孙的成长,让家庭教育K C ? u = m 1 G,成为我们一生做得最成功的事,进h 5 N h而造福子孙后代。
加# u H K + N油,渴望兴盛、想避免衰败的兄弟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