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在楚汉相争中,看似无赖的刘邦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这让很多人难以接受这个结果,甚至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也难以接受。其中杜牧和李清照的观点流行甚广4 P I ! m ,。
杜牧“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都在为项羽乌江自刎而感到可惜,并认为只要项羽度过乌江,还& ^ - m s / 7 3有非常大的机会卷土重来。
其实,从民心、实力和对手三个方面看,项羽即使` D 4 * 7过了乌江,也没办法卷土重来。
一9 a B _ R h、民心思安,天下统一大势已成
公元前209年到公元前202年,经历了反秦风暴和胶着的楚汉相争,V S Z全国百姓已经厌倦战争,渴望安定的生活,就是连年征战的将士都快撑不下去了。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01年,项羽与刘邦的一段经典对话。彼时楚汉长期相持,不分胜负,丁壮受苦于行军打仗,老弱受累于物资转运。全国老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中,就连项羽都快忍受不住,恨不得早点结束战争。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羽带领带着八百多骑兵,从垓下突+ ~ D m 1 ]围,在渡过淮水后,只剩一百多人。当他们到m : H h ( J O r达阴陵这个地方时,迷失了方向,便向一个农夫问路。
而农夫故意欺骗他们,指引一个错误的方向- } v K I 6 :。结果,项羽带人向左逃跑,竟然陷入一大片沼泽地中。也因为这个缘故,他们被汉军追上。
其实,如果不是这个农夫故意指错路,项羽可能走不到乌3 L 7江自刎的绝境。但他欺骗项羽,心中很大程度上对战争怀有怨恨,但也怀有战争早日结束的希望。这是楚地老百姓的心声。
从人心S + z ; 3 #向背看,项羽已经失去民心,即使到了江东,也很难得到老百 1 I W M -姓的支持。缺少群众基础,项羽根本不可能6 3 m在江东站稳脚跟。
二、偏居一隅,项羽实力太过4 a P B = l弱小
假使项羽真的渡过= t ^ M V乌江,且老百姓愿意相信他一次,他也难以和刘邦抗衡。
在楚汉相持的阶段,刘邦是守正出奇,他率领汉军主力在正面战场牵制项羽,却派出两股奇兵,完成对项羽的合围。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淮/ 8 ? g b H q C阴侯与战,骑将灌婴击之,大破楚军,杀龙且。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濊涉往说淮阴侯。淮阴侯弗听。是时,彭越V e ) } y复反,下梁地,绝楚粮。
一个是兵仙韩信北上8 d f h / 4 ) R出发,一路攻破赵国、燕国和齐国,并在齐国大破龙且20万楚军,不仅歼灭了项羽的精锐部队,而且完成了对项羽北面的包围。龙且的死让项羽变得害怕。
同时,“游击战鼻祖”彭越领兵频3 ] y 6繁骚扰项羽的粮道,导致项羽兵疲粮绝。所谓兵马未,动粮草$ W u W - 9先行。项羽没有粮食,根本没办法打仗。
毫不客气的讲,项羽在楚汉争霸后期,已经力不M ~ G . F `从心。他手^ ? [ g 0里唯一让刘邦忌惮的筹码是刘邦2 _ $ w r 2 6 ( 5的父亲和妻子。而刘邦深谙人性,在项羽力不从心之际,两度派出顶级说客陆贾和侯公,打着与中分天下的名义,换回自己的老爸和妻子。
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和项u 2 ~ p W羽签订了鸿沟协议。但很快,在张良和陈平的劝说下,刘邦立刻撕毁协议,挥师东进,联合韩信和彭越,将Z x H ?项羽包围在垓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V 5 ( J P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 { o D G b N e之卒可十万。
从这段记载看,垓下之战,项羽仅有十万将士,而单单韩信就率领了三十万将士,刘邦、英布及彭越还有四十万军队。项羽与刘邦的兵力是一比七,实力悬殊,他在垓下已经是穷途末路。这时候都难以取胜,回到江东将更难取胜。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按照乌江亭长的说法,5 h Q = |江东虽然地跨千里,有几十万百姓,但能够当兵打仗的人,满打满算也难p k ? & Y以凑过十万军队。即使能凑够,军队没有征战经验,也是羊入虎口,只有送死的命。
从硬实力看,! = X ~ { % X & K项羽失败是迟r $ K 3 A D {早的事情,逃回江东也难以避免失败的结局。
三、志在天下,刘邦绝不会坐视不理
从前面可以看; 8 { Y 1 a出,在楚汉相争后期,刘邦的实力已远远超过项羽,而且他志在天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邦不会允许,刘邦的谋士也不会允许。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与项羽签订鸿沟协议后,刘邦顺利接回父亲和妻子r z y { $,本打算像项羽一样带兵回国。这时候,张良和陈平看不下去,直接劝谏刘邦趁势追击,一举歼灭项羽。
刘邦幡然醒悟,由西向归国,转为挥师东进,在韩信等人的合力下,包围并打败项羽。
刘邦撕毁协议毫不手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项羽逃回江东,刘邦也绝对不会放弃击溃项羽的机( a ) + f 6会,肯定是穷追猛打,直至消灭项羽。项羽最多是苟延i X Y ~ S ^ v = t残喘一段时间,难以卷土重来根本就谈不上。
参D R W } 1 @ ;考资料:《项羽本纪》、《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