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让梨的孔融,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害,到底冤不冤?

孔融走上刑场,仰天长叹,写下了一首《临终诗》,开篇就是“言多令事败”,也就是言多必失的意思。看来,临死之前,他总算活明白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少年天才。4岁时,他和六个兄弟分梨吃,选了/ ~ y最小的说:“我年龄最小,应该选最小的”。

10岁时,他拜访名士李膺时说:“你姓李,我姓孔,你的祖先老子李耳是我的祖先孔子的师友,所以我们是世交。”李膺大为赞赏,而陈韪听说这件事后,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未必有出息。”他当即反驳道:“如果当真如此,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四岁让梨的孔融,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害,到底冤不冤?

孔融拜访名士李膺

大家应该早猜出来了,这个尊敬兄长、伶牙俐齿的小朋友就是孔融。

孔融是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也是孔子的二十世孙,c V { z K ~ H N a“建安七子”之一。他少小成名,很早就在朝廷为官,历任北军中候、虎贲中郎将、北海相等职。

在担任北海相期间,孔融修城防、办学校、举贤才,干了不少n I P y @ _ n实事。不过,一有时间,他就举办文学沙龙,谈天说地,甚至扬言:“不惊世骇俗毋宁死。”也就是说D $ U @ t # W,没有惊世骇L N ] J _ { F ^俗的言行举止,还不如死了。

孔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黄巾军来犯时,他喝着酒,哼着歌,骑上马,指挥作战,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逃。

好在孔融名气大,在刘备的推荐下,他担任了青州刺史。当袁绍之子袁谭率兵犯境时,他一个人在家中读书,旁若无人,结果当了俘虏。

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主? 5 F c G要负责宫廷的建设工程。对于这个新工作,孔P c w融一点儿也提不起兴1 | S 4 a h * 3趣,而是把一肚子牢骚都宣泄在当权者曹操身上,处处让他难堪。

曹操认为酒会亡国,颁布了《禁酒令》,孔融专门写文章,公开与曹操唱反调:“如果酒会亡国,就禁酒,那么,商纣王因为R m f好美色而亡国,曹操你干脆把结婚和生育也禁了吧!”

四岁让梨的孔融,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害,到底冤不冤?

孔融公然反对《禁酒令》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俘虏了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甄宓。甄宓姿貌绝伦,被曹操的儿子曹丕纳为妻子。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

曹操不知出自何典,询问孔融。孔融笑着说:“你让儿子曹丕娶了袁熙的妻子,这还不是一回事吗?”

孔融屡次犯上,虽然曹操表面上不做计较,但负责监察的御史大夫郗虑早猜出了曹操的心思,以诬蔑国法的罪名将孔融免了官。

无官一T R n # ) l W身轻,孔融活得更自在了。他感叹道:“我天天宴请宾客,饮酒作乐,哪有什么烦恼啊!”

罢了官的孔融还过7 [ U得如此逍遥自在,曹操实在看不去了,就让朝廷重新启用他,任命为太中大夫。

孔融自以为曹操奈何不了他,依然我行我素,殊不知很快就大难临头了。在一次接待活动中,孔融讥笑诽谤孙Y , [ r @ D权派来的使者,被捕入狱。

军谋祭酒路粹诬蔑孔融背叛汉室,大逆不道。这项罪名连曹操看了都觉得牵强附会,难以服众,便以“不孝”为孔融定罪,并将其处死,还杀了他全家。

四岁让梨的孔融,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害,到底冤不冤?

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处死孔融

孔融冤吗?不冤。他曾有过这样的惊世骇俗之语:父子之情,不过是情欲发作,一不小m C M h 7 ( $ R 2心当了父亲;母子之情,就像瓶子里装着东西,倒出来就Y C S 9没有了。

不冤3 o v h吗?也冤。孔融实际上是个大孝子。他13岁时,父亲去世,孔融悲痛欲绝,哭得连站也站不起来。

孔融一生P t c / m U + 4 /. C } = Z望很高,却不识时务,而是恃才傲物,无视上下,出言不逊,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上一篇

地球毁灭的十种可能性,都在这里了

下一篇

Springboot+Dubbo+Nacos 注解方式实现微服务调用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