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手握兵权却不能阻止夺门之变?阻止了,他只是输了一个晚上

土木堡之役,明朝兵败,明英宗被俘虏。大明危难之时,民族英雄于谦主持大局,扶持朱祁钰为帝,击败也先,迎回朱祁镇。然而朱祁钰不甘心退位让贤,将哥哥朱祁镇囚2 C ? L 7 Q { U m禁于南宫之中,于谦也只能默许。

于谦手握兵权却不能阻止夺门之变?阻止了,他只是输了一个晚上

打猎的朱祁镇

  七年之后,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重新迎立朱祁镇为帝,朱祁钰被废,于谦被杀。让人惊奇的是,夺门之变整个过程简单粗暴。石亨、徐有贞等人带着自己的家兵,打开南宫之门,迎朱祁镇到奉天殿宝座。朝中群臣上朝时发现宝座上坐的是太上皇,徐有贞此时宣布太上皇复位,群臣惊讶之余也只能跪拜,朱祁镇复位成功。整个过程没有兵戎相见,几乎没有流血事件,这是政权的和平演变。当时把控朝廷大权的? m + / E | $$ i % ( =谦也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于谦手握兵权却不能阻止夺门之变?阻止了,他只是输了一个晚上

} h B / B v 9祁镇和也先

  更让人惊讶的是,于谦可能是知道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密谋的。此前于谦的儿子于勉曾听闻石亨、徐有贞两人在密谋,并告之于谦,结果于谦大骂自己的儿子:“小子何知国家大事?自有天~ I r 2命,汝第去。”《明史》也记载于谦确实知道石亨、徐有贞密谋之事。可问题是,于谦只是知道石亨、徐有贞在密谋让朱祁镇复位,却不知道) 3 { q |复位的手段是什么?是不是要发动政变?关于政变的方式、时间、具体事宜等,于谦可能一无所知。

《明史》:夺门之% 0 v役,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

于谦手握兵权却不能阻止夺门之变?阻止了,他只是输了一个晚上

于谦

  即便如此,如果于谦对3 X ) M c r Q U此采取一定的措施,他一定能阻止夺门之变。那么问题来了,M V u @ s g于谦为何没有任何行动呢?

  1.石亨、徐有贞的密谋并没有违法,于谦没有理由干涉。石亨、徐有贞等人的谋划只是# a U y想让朱祁镇复位,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是决定发动政变,迎* m X L L O立朱祁镇复位。必须明c { W F确的是,支持朱祁镇复位只是一个意见,不犯法,发动政变才是犯法的。

于谦手握兵权却不能阻止夺门之变?阻止了,他只是输了一个晚上

于谦

  朱祁钰病危,立太子之S t y U K e %事被提上0 r F H ! g来。当时朝中分为三派:1)于谦与朝中部分大臣支持立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2.吏部尚书王文和朝中部分大臣支持立襄王之世% r ` c + ^子为太子;3)石亨# & Z I h D Y、徐有贞等人支持朱祁镇复位。这三派只是政见不同而已,于谦不能因为政见不_ e $ o &同就去捉拿石亨、徐有贞吧?那他是不是也应该把吏部尚书t s o v r P王文给U ; A |抓了?: X ? . | D S J 8他是不是把朝中不支q % V 3 0 G g ; b持立朱Z 9 2 ] s P T见深的人全都抓了?

  石亨、徐有贞等人决定发动夺门之变前曾取得孙太后的d q G ) O同意,但孙太后也可能只是同意他们迎立朱祁镇复位,却不一定知道他们要发7 V } U C D动政变,更不会知道政变的时间、方式等。石( l d q 4 { , N亨、徐有贞等人应该是在发动夺门之变的一两天内才做出发动政变的决定。

于谦手握兵权却不能阻止夺门之变?阻止了,他只是输了一个晚上

朱祁钰

  2.某种意义上讲,于谦和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政见是一致的,都是希望皇位回到朱祁镇这一脉,因为朱祁镇是嫡长子,是大明+ f z 2 I | ~正统。

  不同的是,石亨、徐有贞是希望朱祁镇复位,于谦却希望立朱见深为太子。请试想,如果立朱N C V见深为太i E t U ] o子,朱A ` B [ t祁钰驾崩的话,朱见深就会继位,那么朱见深做的第一件| O m ) T Q w事肯定是把父亲朱祁镇给放了。朱祁钰病得时日不多了,朱见深继位年纪很小,就需要有人监国,那- ) : 0 L e么监国的人显然朱祁镇最合适。所以,一旦确实朱见深为太子,则等于变相地把皇位还给朱祁镇,名义上他还是太上皇。

于谦手握兵权却不能阻止夺门之变?阻止了,他只是输了一个晚上

夺门之变

  3.于谦是对大明P 7 & 5 k .忠心耿耿的忠臣,不是权臣。于谦已是百官之首,不管他是否应该打击石亨、徐有贞等人,他理应采取措施密切跟踪此事,比如调查石亨、徐有贞等人,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臣子,于谦如果利用权势私下做这些事情,那就越权了,这不是为臣之道。如果于谦是个权臣,他一定会密切跟踪朝局动向。当时明朝锦衣卫指挥使朱骥就是于谦的女W i K * O婿,于谦只要跟自己的女婿打个招呼,朱骥自然会派人调查。恐怕为了避嫌P ~ t _ K s,于谦和朱骥也很少来往吧?由此可见,R ) 2 & f ) ! h于谦不想做什么权臣,对于石亨、徐有贞等人,于谦也只能通过堂堂正正的方式去击败他们。

于谦手握兵权却不能阻止夺门之变?阻止了,他只是输了一个晚上

  所以,于谦明{ # i B G明知道石亨、徐有贞在密谋让朱祁镇复位,却没有阻止。那么,于谦堂8 * N e # B i ` =堂正正地击败石亨、徐有贞等的方式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z C F,就是拥立朱见深为太子q b Z { q Q h L。拥立朱见深为太子符合大明的皇位传承规定,也符合{ C b b 7 W C ]于谦的道义。一旦朱见深继位,则由朱祁镇监国,皇位回到朱祁镇这一脉。于谦在土木堡之役后虽然做了些让朱祁镇不高兴的事情,但毕竟有功于大明,况且又有拥立太子之功,想来朱祁镇也不可能杀他。另外,石亨、徐有贞的谋划则化无乌有。朱见深太子名义一定,石亨、徐有贞再迎回朱D T j祁镇R d $ 0 W r意义就不大了,那不就成了父亲抢儿子的皇位吗?

  可见,于谦并不是在坐视夺门之变的发生,而是采取他认为是正确的、光明正大的手段去对付石亨、徐有贞。所以于谦和石亨、徐有贞比的是时间,如果于谦先拥立朱见深为太子,石亨、徐有贞的谋划失败。如果石亨、徐有贞先迎回朱祁镇复位,于谦则失败。

于谦手握兵权却不能阻止夺门之变?阻止了,他只是输了一个晚上

明朝

  于W : b k ] Q a谦于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于群臣商讨于次日奏请朱祁钰立朱见O l H H Z E深为太子,但在正月十六日晚,石亨、徐有贞发动夺门之$ ! P W $ 0~ o 6 C。石亨、徐有贞把时间卡得那么准,显然是知道正月十六日白天群臣的讨论,明白晚上就是最后的机会,一旦错过,拥立之功擦肩而过v % B / 3 -。此前他们可能早有准备,才临时决定晚上正式发动。既然是临时决定的,于谦和朝中群臣都不可能事先得到消息,这是夺门之变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吧Y C 6 : r j E

  正月十六日这一晚,于谦什么都没干,他只是疏忽了一晚上而已,结果却截然不同。作为失败者,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于谦D h ^ [ ) $ 2 u {最终也没能保全性命。

上一篇

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献了二个计谋

下一篇

后宫争宠:作为帝王,为何朱瞻基只爱孙氏一人?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