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1584年-1630年),广东东莞县人,明末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督师蓟、辽军务,在抗击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特别是宁远之战,据说努尔哈赤就是在此战中炮受伤。后被诬陷遭凌迟处死,结局悲惨,被称为爱国英雄、民族英雄。
袁崇焕剧照
毛文龙(1576年-1629年),浙江钱塘县人,明朝末期将领。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T W A # i g列名第六,从而走上了军人之路。1621年,趁后金守备空虚,奇袭镇江,取得镇江大捷。后占据皮岛(现属朝鲜),在岛上创立东江镇,不时袭扰后金,成为后金背后的牵制力量。1629年,袁崇焕以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斩杀。
关于毛文龙 9 1 [是否该杀,袁崇焕做的对还是错,一直争论不休。不过历史不能假设,姑且不论对错。
夸下海口,将自己逼入死境
崇祯朱由检继位后,袁崇焕被重新启用而且受到重用。可是袁崇焕可能是忘乎所以了,声称可以“五年复辽”,崇祯大加赞赏。给事中许誉卿问袁崇焕复辽的; ? 0 D策略,袁崇焕却说是用这种话安慰皇上。许誉卿说:“皇上英明,怎麽可以随便应对。他日按照期限追求成效,你该怎麽办?” 袁崇焕也Y . - O觉得自己失言了。
袁崇焕只好继续找补,说五年复辽的计划U & L . @ J 7 /不容易完成,向皇帝要钱、要粮、要人、要权。崇祯毫不犹豫,都答应了j B t S - 7 V g。崇祯收回了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又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
崇祯剧照! e : . T 8 E ~
1629年,袁崇焕命祖大寿镇守锦州,何可刚驻宁远,赵率教守关门,上书给朱由z - 7 N检极力称赞祖大寿等三人的才能,并说自己五年复辽的计划全靠这三人来实现,如果五年后没有实现,他将亲手将8 0 n D这三人斩杀,自己到司法部门领罪服死。
袁崇焕的所作所为,可以说将自己逼入绝境,骑虎难下,越陷越深,一句话“不成功便成仁”i ` ! & B。
初有杀心,试探之后定杀心
山高皇帝远,毛文龙在皮岛多年经营,已然形成了独立王国,外人无法插手。作为土皇帝,地方军阀,不法之事没少干,虚报人数,冒领钱粮,走私| @ B z贩卖等等。很重要一点,那就是不听招呼,自有一套。
对于毛文龙,袁崇焕那是早有耳闻。袁崇焕还在京城时,内阁大臣钱龙锡问他将怎么处理毛文龙,袁崇焕想都没想就回答:“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 也就是说已经做好了要杀毛的准备了。
袁崇焕上书请求派人到毛文龙处清理粮饷,毛文龙上书反驳,袁崇焕很V n m J [不高兴。等到毛文龙来拜访时,毛文龙大大咧咧,毫不谦让,袁崇焕除掉[ c 0 z | V ^ o毛文龙的主意更加坚决了。毛作为一个武将} 6 j Q P _,哪想到文人们的复杂心理。
假借阅兵,先斩后奏杀大! | : Q y a将
袁崇焕决心杀毛,而_ h : - * v p且要到毛的地盘上去杀。袁崇焕就以阅兵为名,乘船到达双岛。两人设宴饮酒、行乐,每每到半1 Y P = o v夜才罢,毛文龙丝毫没有觉察到任何异常。
袁崇焕还想给毛文龙最后一次机会,同他商量更改营w U ] d P 9制,设立监司,毛文龙不同意。袁崇焕又劝毛文龙离职返乡,毛- J k L Z o 1文龙回E t @ X e * Y r答说:“以前有这个意思,但现在只有我了解东部L D a v w 7 y战事,等东部战争完毕,朝鲜衰弱,可以一举而占有。” 油盐不进,袁崇焕遂决定杀之。
袁崇焕画像/ o +
六月五日,袁崇焕邀请毛文龙来观看射箭,突然历数毛文龙为臣不道、侵吞军饷、谎报军功等12条罪状,该杀。毛文龙一下子被打蒙了,只是/ j / a % D `叩头请免他一死。袁崇焕对毛的部将们说:“毛文龙这样的罪状,该不该杀他?” 大部分都怕得唯唯诺诺,不敢反对。有人称道毛文龙数年劳苦的,被袁崇焕当场驳斥,其他人不敢再言k i K。于是,B q 2 [袁崇焕取下尚方宝剑,在帐前将毛文龙斩首。
崇祯听到消息大吃一惊,但毛文龙既已死去,当时又靠着袁崇焕,就以赞扬| @ $ X Z r o 9 q的态度下诏书褒奖他。不久又传旨公开毛文龙的罪行,用以稳定袁崇焕的心。
总结
首先毛文龙一方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不合@ & r @ H _规的事情没少干。不过作为军事将领,实属正常,戚继光当年一样“贪腐”行为。4 h 5 O更重要的在于,袁崇焕的不严谨,不得不追求号令统一,大权独揽,不得不杀毛。擅杀毛文龙,也v N c )成为袁崇焕被杀的罪名之一。
崇祯剧照
历史充分证明了,崇祯是一个特别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帝王,特别痛恨手下的欺骗。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结果如何,袁崇焕的下场必然是悲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