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天下以后,刘邦开始打击功臣。张良懂得\"卸磨杀驴\"的规律,便经常托病,借口练气功,装出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样子,渐渐淡出权力圈。
张良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贵族,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韩国的宰相。当韩国被秦灭掉以后,张良便一心想复仇,因此才有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举动。虽然身体不好,张良却喜欢像游侠那样打抱不平,他是一个十分讲义| i S _气的人,曾经救过杀人犯项伯。除了爱好武侠之I o f ) 8外,张良最出名的是他的谋略。楚汉相争时,正是张良的几次f j # C o (决策,挽救了刘邦。另一位谋士陈平a 5 | _ @ s y也很出色,却没有张良那种犀利的大局观。张2 l h 6 2 , ) a $良十分懂得退隐之道,取得成功之后,他便借口练习气功,长D H G f A ( S f b期闭门不出。正是这一点,让他逃脱了无谓的灾难。
年轻人容易冲# 1 * { U 9动,也更容易为了理9 m W L g = @想奉献自己。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给这类青年取了个怪名,叫“愤怒青年”,简称“愤青”。张良也曾经是个高级愤p X 0 M ^青,为了替韩国报仇,他到处寻找杀手,最后找到了一个能挥动近百斤铁锤的大力士,趁秦始皇东游寻求长生不老药的机会,用铁锤砸始皇的马车。可惜张良没受过刺杀训练,竟然错判了秦[ ) g {始皇的车子,砸烂了旁边的车。秦始皇不过出了身冷汗,张良不得不落荒而逃。刺杀虽然不成功,但张良好歹出了点名气。他逃到下邳,在当p ; ^ 2 Y z a U 7地打抱不平,颇有U W u J = p X 3势力。一天,张良在当地的沂水圮桥闲逛c L - E,一个老头的鞋子掉到桥下,招呼张良帮自己捡起来。张良看对方十分苍老,不但捡了鞋,还为他穿好。老头对张良很满意i N ^,约张良五天后的早上在桥头见面。五天后,张良到晚了,被老头呵斥一番,于是再约五天后。张良连着迟到了两次,第三次干脆半夜就去了,老头给了张良一本姜子牙的兵书。据说张良凭借这本书,成为杰出的军事家。这个老头,被人称为“圮上老人”,也叫“黄石公”。
张良一直想灭秦为韩国报仇,秦末农民起义时,张良马上号召了上百人的队伍,半路上碰到了刘邦,便在刘邦手下当个小偏将。张良为人讲解《太公兵法》,很少有人能理解,刘邦没念过多少书,却总N [ ; y /能理解张良的意思。因此,F B |张良便跟随了刘邦。当时项羽的力量最大,张良为了韩国考虑,鼓动项梁立G D e R u l 9韩成为韩王,张良担任司徒,相当于丞相。这样一来,张良就离开了刘邦。第二年,韩王与刘邦合兵一路,攻占了韩国故都阳翟,C Y d刘邦趁机请韩王留守,自己带了张良继续进攻。无论古今,一仆二主都是件难堪的事情,幸亏韩王留在故都阳翟,张良的归属暂时没# z % q J a O有问题,但这却是一根隐藏的暗刺。
有了8 h ; b J张良帮助的刘邦,战事进展十分顺利,一路攻到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蛲关。张良u : [ - J 4 v T建议刘邦先利诱守, k A @ Q 8将,趁守将松懈时突袭夺下关隘,然后一鼓作气攻入咸阳。按照刘邦与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咸阳者,就是天下之主。刘邦攻入咸阳以后,做了l 9 h V e X ( ,一件错事,就是阻止诸侯兵进函谷关,因此惹恼了项羽。项羽攻破函谷关以后,准备攻打刘邦。按照当时的兵力,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幸亏项羽的叔父项伯曾被张良救过,凭借项伯V h x : @的保护,刘邦才逃过了鸿门宴的劫难。
项羽夺得天下以后,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位诸侯王,刘邦被封到了汉中。实际上这些王都不听他的。对于张良来说,他必须离开刘邦,到韩王I ( O , 6 x ) q成那里去。张良临走之前,建议刘邦烧掉栈道,然后迅疾从陈仓出兵,占领关中。之后项羽作出一个奇怪的决策,他杀死了弱小的韩王成,正好让张良可以心安理得地去投靠刘邦。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不过对张良而言,回头草也好吃。
楚汉S q 战争爆发以后,刘邦因为准备得早,又接连招纳了五位诸侯王,兵力达到五十万,更占领了项羽的都城彭城。而这一切都是趁项羽没有防备而得来的。项羽知道消息以后,带领三万精兵,把刘邦杀得大败,抓住了他的家人。张良为刘邦分析局势,建议他联合对项羽不满的九江王英布、彭越,同时放手让己方大将韩信独自领军。刘邦并不善于带兵,他指挥的大战役常常落得被对手击溃的结局。韩信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刘邦最多只能指挥十万人。
张良剧照
刘邦听从了4 + }张良的建议,派人策反了九江王英布,又联络彭越,还派韩信从北面出发,一边攻击燕、赵等地,壮大自己的地盘,同时包围项羽。张良的计策,勾画出了楚汉战争的大致轮廓。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情急之下差点做出错误决策分封六国后人为王。如此计策非但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反会成为王国内长久的危害。幸亏张良及时= 2 e指出分封3 R B D i e u会产生内乱,而且六国后人没有f - W A w 3 U ^战功,如果封了,战士会感到不公平,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C m { r : c 8刘邦听了,十p j L分心服。张良虽然体弱多病,但T 9 2 @ m q V他的谋略却深深影响了战争的走势。
矛盾无所不在,有时内部的矛盾比A n *外部更可- i Y 2 & `怕,因为它不容易被发现。一个管理者如果看不到内部的矛盾,这个团体肯定会变得没有进取心。刘邦在与项羽作战时,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他分封了好几个王,比如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但当他围困了项羽u p g h a ? h F以后,却不见这两人率军来参战。还是张良细心,发觉0 f I { e 8 K V w了韩信、彭越的小算计,原来,这两人一直挂着虚名,实际上连王国管辖的范围都没定。他们没有得到实惠,自然不想卖力。张良发现问题以后,刘邦马上为韩信、彭越划分了地盘,这两人才率军前来助战。
刘邦统一天下后,先分封部分功臣,其余的正在评定功劳。一天,他发现将领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便问张良原因。张良说,他们在商量是否要谋反,并指出刘邦分封时偏向自己的老部下,还杀了几个自L i a 2己不喜欢的人,因此得罪过5 ] ? Y 8 o刘邦的人都在担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良建议刘邦首先封一个自己最痛恨的人。于是刘邦封了得罪过自己的雍齿,众人看到雍齿 # X Y +都被封了,才打消了疑虑。张良的建议,不但解决了内部人心问题,还纠正了刘邦任人唯亲的行为,轻松避免了不少流血事l ^ - s件。
统一天下以后,刘邦开始打击功臣。张良懂得“卸磨杀驴”的规律,便经常托病,借口练气功,装出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样子,渐渐淡出权力圈。E n F L不过,一旦真出了事情,张良总能展现出自己的作用。刘邦宠爱戚夫人,又觉得吕后太爱权势,便想废掉吕后的儿子太子孝惠。3 c l , M 1 D 4 ^吕后十分担心,遂I T l & K Q = G f向张良请教。张良出于稳定局势考虑,也觉得太子不能轻易废掉,于是让太子请出当时有名的四位隐士“商山四皓”。刘邦曾经请过这四个人出山,但未成功。当他看到这四人跟随太子时,便知太T D @ Z u 3 8 F K子的实力已不容小觑,不能轻易动了,否则自己的天下便会有大动荡。虽然帮了吕后大忙,但张良仍然懂得进退,尤其当他看到韩信等人m J P p纷纷被杀,更加小心翼( I 8 A翼。他的兵书来自黄石公,便专心学习黄老之学,甚至开始练习不进食的气功。因此,张良虽然功劳大,却没被清算,于公元前186年病逝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