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是三国第一流名将,赤壁之战他为啥眼看着曹操中招却无所作为
三国时代的众多武将中,要论影响力之大、实战能力之强,关羽应该稳居榜首。论个人武艺,关羽曾单刀匹马在万马军中斩颜良,论用兵谋略,他在襄樊之战中因势利导,水q b X J N h f Q 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几乎迁都。若不是孙权背叛吴^ K q e ) a * N蜀联盟端了关羽的老巢,襄樊之战结局如何还真不好说,三国结局就此改变也未可L o r 2 0 m ; a E知。
不过,关羽虽然用兵如神,但也不能过于夸大他的能力。三国时代武将人才层出不穷,有一个人的能力就丝毫不逊色于关羽,综合素质甚至还要略强于关羽。此人& | h T 7 3 g 3 [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大将张辽。
张辽,山西雁门马邑人,年轻时曾当过雁门郡的小吏。当时山西与塞外游牧部族接壤,匈奴、鲜卑、乌桓等胡人经常南下侵扰,“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抄,杀略不| P - Y R e g可胜数”,边防: n h 5 e *形势非常严峻,打仗是当地人司空见惯的家常便饭。
张辽就在这种战乱环境中成长起来,练就了一身过人的胆略和用兵之才。中平五年(1m # u o I G88年)三月,并州刺史丁原看中了张5 + [ $ U 辽的军事才能,把他提拔为州郡从事,让他在自己手下领兵作战。张辽从此正= w i - g .式开始他的军事生涯。n e U f . a
三国乱世初期U r J E,张辽辗转投奔过何T v . % 0 Z Y进、董卓、吕布等军阀,并最终在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归顺曹操,从此t j | @张辽伯乐遇到千里马,风云际会一展雄才,掀开人生中新的一页,从一个普通武将一步步跃上三国第一流名将的巅峰。
张辽在曹操手下,先后参加了官渡之战、平定昌豨叛乱之战。击灭乌桓? 9 ! s t的白狼山之战、平定江淮的天柱山之战、抗击孙权的合肥之战等等。其中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的合肥之战,堪称张辽的封神之战。
合肥会战中,张N k a ! v辽仅仅带领7七千兵力镇守合肥,遭遇孙权亲自指挥十万大军的围攻,形势危急x { g q J 3 ; 4 h。张辽指挥若# y k定,定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的战术。他在凌晨时分带k C b 7 9 Z b E e领八百敢死队向吴军发起突袭,“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马踏吴军大H _ _ j / L k营,吴军大败亏输,孙权差一点被活捉,创造了三国时代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张辽既然是三国一流名将,赤壁之战中,他全程参与,就在曹操身边,从始至终经历了曹军从进攻、中计、到溃败的整个过程。但智勇双全的张辽,在赤壁之战整7 5 n q k E :个过程中却始终眼睁b X m ! * % _ v J睁看着曹操中7 $ 2 z . W g i 0招,先后中了东吴的诈降计、火攻计K 9 F | Z t,却始终无所作为,没有表现出一流名将应当具有的任何眼光和素质。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张辽在此战中D 5 D v b M _ / P表% o L现平平也无可厚非。第一点,张辽z o )当时在曹操军中的地位并不高,仅仅官封荡寇将军,属于不入流的杂号将军,他的直属上司是都督护军赵俨,他貌6 0 q T w似连直接参与军机大事x ~ J s R =高层决策的机会都不多。
第二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张辽自幼生长于北方,对T X u k大规模骑兵突击作战和陆地攻守战颇有天赋,他的成名之战,白狼山之战中大破乌桓,天柱山之战大破陈兰、梅成,合肥之战大破孙权,都鲜明地反映出这个特点。曹操对他这个特点也了然于胸。
但赤壁之战却是典型的水战,从张辽的+ W y c a | [ t军事生涯可以看出,之前他从未U * , t V N接触过水战,如此规模0 m r E ]之大的水战更是见所未见,水战的实战经验和N ^ } 1 $ J各种常识,他应该也一知半解,水战属于他的软肋,故此在赤壁之战中,张辽才会表现的无} L I 9 S : ^ P所作为,令人失望。
参考资料:《三国志》~ M ;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