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柯文楠在《李秀成及其》中评价道:认为太平天国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 = v - k限性,其政权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想。”
定都天京,改革行政区
晚清时期,世界形势有了风起云涌的变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全I Q j A [ W v R 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并且在近百年的岁月中{ G _ * | u $,中国人还备受外国_ 8 l z 3列强的欺e ] K p h凌和压迫。
正u d 0 ~ A r i B .是这个时v w Z $候,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4 z / Y T天国运动席卷了全国,7 L U ~ 2并且! 0 o | I h &在短短十四年的时间里面,就几乎占据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
1853年3月19日时,太平军攻克南京,且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从此开始与清朝对抗。
尽管太平天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究其根本,还是有自身的局限性存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其主体还是农民4 _ | .,若是没有合理的制度,其堕落i f 3衰败则是必然的结局。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洪秀全在早年揭竿而起时,提出的“平等一家d * 7 @ D 8 V 5”和“平均分配”,到了后来却全都是大王小王去y = h j V s享福Z * .。甚至,这些大王小王们还制定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政策,其中给各省改名更是令人生笑。
给各省改名,只为避讳
当时负责主持太平天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是干王洪仁玕。他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因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有i l j * b $ A m h所了解,于是写出了中国+ . 2 2 d 第一个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纲领—{ % _ 3 n H w—《资政新篇》。但是因其缺乏社会、经济、思q ] 4 ! y u 5 ` (想以及阶级条件,并未能实现。
同样的,洪仁钰在主持太平天国的的行政区划改革时也是一样不切的2 + T )实际。
彼时,太平天国实行着严格的上下等级制度,所以在太平天国所管辖领域内实行了避讳制度。于是为了给太平天国的王避讳,我国的很多省份就都被太平天国改了名字。
当时永安建制一共有六个王,分别是天王洪秀全为万岁、东王杨秀清九i 9 千岁、西王萧朝贵八千岁、南王冯云山七千岁、北王韦昌辉六千岁、翼王石达w @ 1 4 a开五千岁。
这些人都称之为王,而按照封建社会的制度,地方之名就应该避讳。所以当时的避讳就主要是人名方面,若是名字中有个字和天王洪秀全是一样的,就必须改字或者在写的时候写一笔之类的。? [ 4 3 S ` + &这种现象在当时可谓是非常普遍r $ S S H k # 8的,而太平天国k l %就更加过分了,就各2 * Z G / s 7 b个省的名字也要开始避讳了。
统治者的愚昧自得注定的失败结局
诸如山东、山西两个省,就是为了避南王冯云山“山”这个字的6 ) T K J 6 B Y =讳,便改成了珊东、珊西;而云南省则是为了避讳冯云山的N t K a 0 U o Y“云”,所以改成3 / * ( v了芸南;贵州则是为W * K %了避西王萧朝贵“贵字”的讳改成了桂州,若是不知情的还以为这是广西的地盘呢。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的起义之地在于广西,这些王们大多数也都是广西人,所以他们便把广西的名字改成了桂福省,其意义也是为了祈求上天保佑。
而浙江、江西、新疆这些地方,也不; t c m L f U知而改成了浙- O G B a姜、姜西Y d _ |、新姜。此外,还有其1 I _他地方改的是更多了,给当时的人们造成了很多的不便。
除了这些所谓的避讳之外,太平天国的高层还根据其个人喜好进行省份名字的修改。
清朝时期的行政区划为“省、府、道、县”四级,而太平天国则是给改为了“省、郡、县”三级。
更加过分的T h W k |是,当时的天津归属于直隶省,乃是中央直接管辖的。可天王洪秀全却偏偏认^ [ $ @ M } f @为此地的百姓被清政府洗了脑,全都是罪人,于是他在攻下天津后便将此地改为了罪隶省。
事实上,太平天国最多也只是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还以南方为主,如U ) u , ~ x n k此境况便异想天开的给全国改名,可见确实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也正是如此,因为太平天国这些统治者的恶趣味,使得其内部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内忧外困,太平军被清B 1 ? N s政府联合洋人绞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宣告失败。
事实上,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上,也是被认为有着积极意义的。在晚清末年时,太平天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s g 2 z -思想革命基础。然而洪秀全所领导的起义,却不可避免的带有V O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没有长远的眼光,也没有治理国家上的一套固有体制,以至于最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