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就是没定义
先讲定义,其实所谓薄、超薄、纤薄,原来一向以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官方标准定S ) G义,就算在行内一致认可的《Illustrated Professional Diction| R Q xary of Horology》中,b [ U = C关于超薄腕表(ultra thin)的定义是extr8 A _ T , , . Q _a flat,或extremely flat,讲了等于没讲。不过根据资深钟表收藏家所讲,如手上链机芯的厚度在2毫米左右、自动机芯在3毫米左右的话,那就可称得上为超薄机芯。
搭载1200S自动机芯的全镂通Piaget Aitiplano。
16世纪的所谓“表”,其实是时钟的缩型,机芯结构都是一样,以机轴v D n : .擒纵和均力圆锥轮运转,非常笨重Q 9 D E z W : ] $,当然也非常厚,所以有人称那些早期表为“便携时钟”(Portable Clock / Clock Watch)。到了18世纪中叶,法国制表师V A T A ( t m Jean-Ant9 D O l j Voine Lpine推动了机芯结构的变革,他大胆的弃置顶板,改用夹板固定轮系上枢轴位置,另一大改良就是弃用复杂的芝麻链,S 6 m /改用镰钩式和杠杆式/ z *擒纵,/ T 3 M @ [ } +事实上,今日大部份机芯的设计也就是参考了LpinP F Y F d le当时的设计。这也是钟表业的第一个薄的突破。
Piaget的Altiplano 900P的镶钻版也该是最薄的镶石腕表。
超薄之竞赛
20世纪初,制表技术开始成熟,真正q t 5 - D q的超薄挑战揭开战幔p 8 1 b N g E,在这领域最先突出的制表工房是Jaeger LeCoultre,工房表匠生产出搭载厚度仅2毫米机芯的表款。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到Calibre 145,这款机芯厚仅1.38毫米,此机芯到60年代一直有生产。另外品牌的Calibre 849机芯,厚仅1.85毫米,是20世纪最经典的超薄机芯之一,而全表( k $ 2仅厚3.6毫米的Master Ultran W V 1 [ y 6 4 v Thin Squelette,就是搭载此机芯,还结合了镂通、镌刻、珠宝镶嵌与珐琅等工艺,集齐了制表工艺各大成,既薄而美。
资料显示,搭载1200P自动机H J r I芯的全钻Piaget AitiplU 0 H ( 9 z ; #ano,是现时最薄的T } [高级宝珠腕表。
说到超薄机芯,又怎能不说Piaget,品牌素以超薄闻名,对“薄”的锺爱可在其35枚自家研发及制作的机芯q r s O m $ ] 6中,至少23枚为超薄而可见一班,当中有11枚也是超薄纪录保持者,真的威威。早于1957年,就创k * R 4 a造出仅2毫米的手上链机芯9P,1960年则有当时最薄的自动机芯12P,仅厚2.3毫米。配有复杂功能机芯也难得可以以纤幼身躯示人^ } N e z,如3.5毫米厚的6o 7 } s00P陀飞轮机芯,5.6毫米厚的万年历和双时区显示855P机芯,而在2010年又为纪念12P机芯主诞生50周年时,品牌就推出了只有2.35毫米的1200P机芯,配搭的齿轮厚度只有0.12mm,偏心式布局搭载的微型上链摆陀的设计就是复C X +制当年经典,机芯搭载7 4 + s在Alt& c & ? ^ _ Viplano腕表之中,全表也只是仅厚5.25毫米,成为一时佳话。而耐用的430P机芯就是全球其中一枚最被广泛使用的超薄手上链机芯。
今年是伯爵的AitiplaJ h 9 ;no 60大寿,在Pre-S X USIHH有复刻版问世。
而Piaged { Lt的Altiplano 38mm 900P把机芯及表壳融为一体,而且零件外露于表镜之R a 6 ) 2 @ W上,在此之前,过往少见有这种设计。145个零件全部尺寸缩减至最小,最小T G ) u * M [的零件仅仅厚于头发直径,部分齿M _ A q | _ 3轮的厚度更削薄至仅0.12毫米,亦将整枚机芯及指针安装系统尽量压缩,厚度薄于平衡摆轮,令时、分针可作偏心式显示,贯彻Altiplano系列的经典设计特色。腕表虽薄,但动力储存仍有4] . b 4 5 Z B C z8小时,绝不失礼。
积家也保持了好几项超薄纪录,这枚就是最薄三问陀飞轮自动腕表。
制作困难重重
相比一般腕表,制作超薄腕表,困难重重,首先是动力的问题,想要一枚表精准运作,从轮系到摆轮,必须供有充足的动力,主发条的动力总量,取决于弹簧的高度;当然,超薄机芯的弹簧可用高度相当有限,这意味3 . G z著机芯要精确地设计轮系布局,避免过度摩擦导致动力损失。再者,整个机芯架构也要作出重d $ F 8 { 3大改h C o - / h变。例如大多机芯的主发条盒都是以两边轴心固定,一端是主夹板,另一端是桥板,但超薄机芯通常搭载由Jean-Antoa O L Kine Lpine发明的悬挂式发条盒(hanging barrel),没有上桥板,仅以单边固定在上夹板上,这个结构当] U o | e +然不及“上下夹到实”般稳阵,但就可以摒弃上桥板节省空间,在此来说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积家的Master Ultra Thin Squelette,全表仅厚3.6毫米,也保持了手上链镂通腕表的最薄纪录。
另一个会增加机芯厚度的,是上链摆陀,当然最彻x % Q l m E 6底的“H x 1 x { % 8 l根治”方法就是手上链,但凡事也不只一个解i u ( D R [ F决方案,那就是采用微型摆陀(m! { ^ k uil 4 p M z 8 Urco-rotor),即是珍珠陀,珍珠陀的优点显而易见,就是上链摆陀是在机芯之中V r 9 j H,而不是在机芯之上。但由于珍珠陀的直径远小于全陀,杠杆作用不足,上链效果一定不及全陀,因此机芯设计及制作都需要精心计算,g v n q * Y才可以运动正常,Piaget用珍珠陀的功力出神入化,一枚12P自动机芯,就是最佳例子。
TEXT / ANSON TANG
Facebook
Twitter
Weibo
Comment
Copy Link
Font
Comment
Copy Link
Font
Share
本文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