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和31.2%,这是2018年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产业统计数据,前者是女导演执导商业电影的比例,后者则是以女演员为主演的比例,看似微不足道,但较之以往,却已是大幅提升,达到近五年来的最大占比。
而在2019年韩国暑4 f ` * J期档,虽然8 n s i 商业大片中唯有H ? w Z H 1 l R《极限逃生》一部由女性共同主n g f o演,但在八月上映的独立本土电影中,即有多部由女性执导,或聚o q + D M 5焦女性故事的作品,如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金福童》、孩童家庭成长片《我们的家J Z x园》和获奖无数的女性成长电影《蜂鸟》等。
要实践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任重道远,但不论从哪一层面看,女性都成了2019年韩国电影市场的显著话题。值此之际,《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了,并非传统C j E G ? J . p认知下女性活跃的浪漫爱情片,而是一部直揭男权社会性别痛点的话题之k Y U u作。
在争议中问世的女性I , ! r话题力作
《82年生的金智英》改编自2017年的同& C v / B Z M名现象级小说,原作以档案纪录般的客观口吻,搭以详实的数据考证,自30世代女性金智英的反常举止为切口,记述拥有“菜v E % C 5 * 5市场名”的金智英从童年、求学、职6 ? v W % 6 G场到婚后的疼痛成长,也串起她周身的时代女性故事,包括母亲、女上司等,在引起广大女性共鸣和社会反思的同时,也Z # s ~ b C # s因直戳@ m _ C Y性别平等课题饱受非议。曾有女艺人因公开提及本书r ? j A ,受到网络攻击,同名电影在未上映前也遭网友恶意差评,就连本片演员也因决定出演陷于骂声。
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最终不负期待,在韩国上映首日即登顶票房冠军,J o ? w K # X k截至目前累计观影接近400万人次,票房超过损益点C | 5双倍,也成为继《炸鸡特攻队》、《寄生虫》和《极限逃生》等片后,2019年第8部突破300万观影人次的韩国本土电影。
这是演员郑裕美和孔刘第三度合作,也是继《熔炉》(2011)后再度搭挡主演。《82年生的金智英》或许未如《熔炉》般主旨明确,可以影像之4 G w _ , O %力唤醒社会关注,重审案件,促进立法,成为改变国家的社会电影,但本片确实尝试透过改编小说,重新组建结构,在现象观察的表层之上,力+ 8 D ,求更深一步。
电影改编的叙事策略
小说中如传记般的庞杂信息,要全数以两小时内的影像收拢呈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让电影前段多少呈现出一种仓促h ; _ d * # # 2 s破碎的剪辑节奏,金智英(郑裕美饰)与丈夫郑代贤(孔刘饰)携女儿往返婆家和娘家,压缩的时限要求电影以精炼写法,呈现三个家庭平和表象p u J + F ]下的深层矛盾。
于是,电影中的句句台词几乎都承载了信息使命,以铺排人物关系,如智英三姐弟同车的一场戏,看似p m + s s D ] K不经意的日常对话,X H ( V 8即透露出当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姐姐为支撑家庭经济,不惜放弃梦想,转读师范大学成为老师的背景。
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相对发散,围T ^ / x l X F x绕在金智英身边的女性,虽构成丰* ` A L O z ? 4富的社会女性群像,却也几乎不可能一一出现在故事中,于是电影做了必要的精删。本片将当年那个勇敢抓到露鸟侠、却反被责骂不~ c { @ Z 7 ) 4 y知羞耻的女同学,融入智英姐姐的背景中,也丰化她口齿伶俐、行动力极强的强悍形象J r ; N 8 z。
而小说中那个精神科医师的数学天才妻T w h ` _ 5子,为b R 5 , D - C育儿离开职场,成了全职家庭主妇,以解答国小x & _ z Y z数学习题延续兴趣的设定,也如彩蛋般,d I 3 . ( U被挪移到幼儿园家长宛如过场的谈论情境中;智英原公司发生的针孔摄影机偷拍事件,是小说中r . D j K M ! 3最富戏剧性的段落,也在片中尽量做了铺h ] i n [ I ) ~ s垫延伸,以代贤公司同事观看偷拍影片为始,也借周身同事的典型男性立场,I ~ W C点缀衬托代贤的心境挣扎。
小说以年份为时间轴,现在时其实仅出现在篇章始末,于是在电影叙事的转译上,如何适当穿插智G H M 4 S %英从童年、求学到求职的过去时回忆,也成了一大学问。以情境和场景为联想,1 7 l 9 )电影竭力在闪回处理上做到不唐突,但某种程度上,其实也牺牲了在故事前段深写每场戏的可K l i ^能。
智英少女时期曾遇补习班男同学尾随跟踪,幸有热7 y ) D V { O C 8心女性及时解救,才避免身陷险境,事后她却反被父亲指责问题是B O z 6 J 7出在不懂得避免的人身上。她不应该轻易对人笑,不应该去这么远的补习班,裙子也不应该穿这么短。
本是智英~ { n u N B j C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时刻,也是其对男性幻灭和性别议题激化的高点,在本片中却稍嫌轻易地~ b ] ] ` X : 0 8被一笔带过,也阻却了情感的酝酿。但自另一) ! v + N [层面看,或许电影的改C a W U ( G ^编策略,也正是节制地将情感渲染和情绪宣泄的时刻置后,等待真正厚积薄发的那一刻。
电影改编的残忍与温柔
比起小说以精神科医师为客观叙事视角,电影在改编时选择以丈夫代贤切入。这个旁人眼中的“新时代老公”,因忧心妻子的产后抑郁和精神恍惚,暗中求助精神科医师,在生活2 ? W S ? s细节上极尽贴心` ) u之至。然而在小说里,比起尖锐直白地发表歧视论的男性# @ p J Z =,代贤的角色其实是最具矛盾性,且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不过是在家庭分工时做到应尽职责,即会被视为难能可贵的好男人,然而,他其实是连自己的衣服收在哪里都不知道的男人。
代贤以稀松# x v E _ 2 Q P口吻断然替妻子做了生育决定,比起在书中智英对丈夫“会失去什么”的尖锐质问,电影以代贤温暖天真的笑容和智英的嬉闹反击做了淡化处理。甚至,当代贤对智英揭露她的病症真相时,智英还说了一句:“你辛苦了,老公q e g + i 0 C。”虽然在对丈夫的塑造上少了犀利刃面d i z R D ~ 3 ;,但电影依旧成功推至了丈夫对妻子真情流露的时刻。当代贤对智英哭诉担心失去她的恐惧,自N + U i } U F Z i责是因和自己结婚才让她变成这样时,相信观众皆能为O g S其真情动容。[ F , b
就f ) 2 E b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其实是残忍的。因赋予代贤唯一“先知者”的角色,叙事的推进也成了智英的: h J失常秘密逐渐揭晓的l V K ^ w = +过程。从未知自欺到知晓一切,电影不容智英逃避,逼着她直面危机,甚至不惜将这一残酷时刻直接揭露在观众面前,更借此逐一梳理智英和弟弟、婆婆和母亲等人的关系。
本片精于以物件和g H u % V { r g 8意象书写人际。以幼时痴望的钢笔和无人记得的奶油面包,写智英和受尽宠爱的弟弟的别扭互7 p 6 / 5 i 5动;以一件随手馈赠的围裙,写婆媳间的暗流角力;以在白雪樱花落下时的出生巧合,写母女的两心相映和命运传承;更以黄昏时的心头一沉,写智英的身心俱疲。故事开篇始于满面愁容的黄昏,庸碌紧绷的一日育儿生活转瞬即逝,尾声时的智英,却以微笑迎向夕阳,晚霞不再是沉甸甸的生活枷$ I g }锁。
然而与此同时,电影却也是温柔的。小说本结束在对社会现实的悲观展望。在男性精神科医师对女性的一段短暂自省后,男权惯性思维的复辟又成了理所当然。女性处处受压抑局限的社会处境似乎依旧无解。
然而,经过电影改编,精神科医师摇身一变,却成了温柔聆听智英的女性,即使在见到她之前,智O ) - t I英尚要经过文书繁复又v ] - ^ ^ 0 S J %费` = n )用高昂的检查流程。而彼时在小说中曾搭救过智英、并以一句“不是8 j p q E她的错”让& @ 6 & [ +她卸下心中阴霾的那位女性,也转而由精神科医师一并担当了。
“希望金智英也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是小说中的男性精神科医师有感而发的体悟,读至篇末,却也分外讽刺。然而电影成功将这句话转置到了4 G S h c母女情感上。“做你想做的事吧!”母亲含着泪对智英说。
那场精彩至极的母女对戏,将金智英“偶尔会变成另一个人”的设定推至极致,也赋予了这段对话双重意义。透过金智英之口,不仅道出了母亲长久以来的隐忍——先是作为人家的女儿,为资助兄弟求学放弃当老师,到工厂做工,复又成为智英的母亲,再无机会实现老师梦,也道出了智英作为女儿,在成长过程G I . d中屡被忽视的压抑。小说文本中母3 | g c w B 0 q女际遇的镜像对照,在电影的时空里,以一场戏做到了。
在电影语境的“发声”
除此之外,在电影语境中,金智英s Y s Y S M o ( .也成功为自己出了口气。小说中的她是失语的,只能借变成b I c d 9 c ^另一个人,以他人之口k I { 3 . } J `为自己发声。即使心有不平,至多也仅在心底反驳,或是逃避,却从未说出口。而在电影后段,面对那些恶劣说出B B m @ 0 5 A F H“妈虫”称呼的人,她却勇敢回以反击。她微小的行@ n 3 | 6 b L k动或许无济于事,但于她而言,却是迈出重要一步。而对读者来说,也是经由影像叙事寻得了排解出口。& v R k x [ l x
然而, l y }智英的“发声”还不仅止于此,在电影里,她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这些小说文b ~ U { m ~字不再是精T f # - l h s 9神科医师执笔的档案资料,而是由金智( 9 4英亲自书写的创造性% k r Y 7著作。以“主角写小说”为电影叙0 * w 3事结构并不稀奇,贵在这一行动的象征意义,当金智英成为个人故事的撰写者,其实也达至了发声的极致,并成E 6 B为改变现状的真正发动者。
纵然在家从事写作是否真能成为女性的实质出路,或许值得商榷,又或这其实也仅是另一种对女性不切实际的浪漫想象,毕竟某种程度上那仍是对女性自由行动的限制,但至少可以看见的,是电影改编在为智英所面临的v ? } S i不公处境竭力寻求解方。
在对性别歧视的呈现上,《82N E T V 4年生的金智英》 : j # ! 9 i在某些时候或许是过分直白和古板的,但可喜的是,本片不仅止于对女性处境的刻画,也触及对性别平等教育流于形式的探讨,更延伸至司空见惯的社会霸凌。那句p V g f $ 2 K“为什么人总要费心伤害别Z { J人”,掷地有声。而智英的症状,其实也早已W K z R _ v W { m超越产后忧郁和育儿忧郁的简单叠加,其中反映的,是社会压力下一种普遍的精神忧郁,也是现代人所要面对的严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