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金,他的听众都爱叫他小金子,我对他的印象比较深,大家对他的印象也比较深。
他最开始火起来是在德云社里,那时候的德云社热捧他,给他增加了不少的人气。
后来觉得自己的能力可以了,于是退出德云社,自立门户成立了类似德云社的听云轩。虽然自己还坚持说相声,但大家经常会在影视剧里看到他的身影。
曹云金原名曹金,是天津人。
德云社里的成员一般都是北京或天津人,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北京人和天津人都挺能说的。
曹云金原来的师傅是郭德纲,他与郭德纲的对立早就被我们所关注了,并且他还写了抱怨德云社里的一些事儿,还一度因为这事儿上了热搜。
在郭德纲的内心里,他是特别痛恨曹云金的,因为在传统的师承相声体系里,背叛师傅是很严重的事儿。
相声行业是奉行最传统的拜师授徒方式的行业之一。徒弟入住师父家,师父给徒弟授艺,徒弟给师父干活。出师之后,徒弟为感师父恩德,要给师父免费干几年之后,才可自立门户。天地君亲师,儒家传统有其合理处,但并不如宣称的那般美好无暇。很多情况下,徒弟感恩师父,师父享受弟子的孝敬,师徒和谐。但有时,师父觉得徒弟欠了自己的,徒弟觉得自己受到师父盘剥,师徒反目的也不在少数。新的时代,既要传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唯有改变才能适应潮流。
郭德纲希望把徒弟们都拢在德云社,可是他干得不顺心,德云社老是有人出走。相声行业的性质,就如律师、咨询行业一样,注重个体的能力,而不是团队整体。所以律师、咨询行业都是合伙人制度。而郭德纲治理德云社的思路呢,还是他当老板,让徒弟们给他打工,他想用长期合同限制自己的徒弟们。一旦有徒弟不听话,他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师徒传统,想方设法封杀徒弟们。徒弟奋起反抗了,曹云金发出了长微博,历数师父种种不是,导致师徒反目成仇,可叹!这种情况下,郭德纲不但不反思自己,而是想进一步加固传统思维,搞出一个什么家谱,把二个云字辈徒弟逐出德云社。这种方式走不下去的。如果郭德纲不改变德云社治理思路,德云社未来注定会更加坎坷。
曹云金的长微博,历数师父种种不是,固然是表达对师父给自己下绊子的气愤,可是格调未免不高。传统道德并不是看上去的那般美好,可是你要明着来一棍子打翻,也会招来很大的阻力。传统的力量是很大的,糟粕精华并存。在传统与现代的风尖浪口,如何照顾好各种复杂思潮,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前几年开始的褒贬“凤凰男”现象,说明社会已经开始了对儒家传统的深刻反思。
回到曹云金和郭德纲这个事情上,曹云金离开就是“德云社公司”老板郭德纲要门下徒弟或者说德云社公司部分职工签一份长达10年的合同,“德云社公司”旗下职工曹云金因合同年限太久,不满合同条款,决定拒绝签订雇佣合同。这件事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雇佣关系,就像当年什么都不会的理发师进了理发店,从学徒当起,天天给人家洗头,洗点理发的技术,后来学徒能力有了,洗吹拉剪染烫都会了,但是工资还是不给人家涨,活还越干越多,觉得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好不容易合同到期了,新合同没有谈拢,学徒要走。其实这件事放在理发店、发在现代企业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现代职场最基本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你花钱购买我的时间,我利用我的时间创造回报你的价值,任何一方不满意,都可以协商终止合同或者不续签合同。作为雇佣的双方,权利义务都是一样的,老板不高兴员工,老板可以按照合同让员工滚蛋;同样的,员工不高兴老板,也可以按照合同,自己滚蛋不伺候。
可是回到郭德纲修德云社家谱这事深想可就有点让人恐惧了,修了家谱接下来就应该大修祖坟了吧,修了祖坟接下来宗祠这些老古董就该搬出来了吧,那么三纲五常就该成为大家的行为准则,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要被挖出来。这可是明摆着要把这种雇佣关系变成人身附属关系啊。今日修家谱将别人逐出家谱,收回艺名,明日是不是就要灌人家的毒药,废了人家嗓子,收回曾经传的艺?毕竟在以前的社会带艺投师可是重罪,师投多门更是天理不容。郭班主可能还在幻想以前班社内以“班主、大挑、台柱为核心”的时代,那个时代班主对班社内有着生杀大权,让你红你就红,让你死你就没饭吃。郭班主可能忘了,一九四九年七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 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舞蹈这些都被取消了班社。都21世纪了,谁还能接受这种待遇,想的美吧。所以反封建的大业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