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地球、月球和各类陨石样品的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太阳系是高度同位素均一化的,说明太阳系中太阳与行星是来源于同一团星云物质。而在陨石中发现了氧同位素的组成异常,在Allende的碳质球粒陨石之中16O的过剩与矿物的种类有关,尖晶石和辉石具有较大的16O的过剩,而黄长石和钙长石则16O的过剩较小。矿物之间16O的过剩表明,可能是一种具有5%16O的过剩的富含Ca-AI的包体结晶作用与一种具有太阳系同位素组成的气体之间进行氧的交换,氧在不同矿物中的扩散速度不同,黄长石、钙长石中的氧容易交换,而尖晶石和辉石几乎不发生交换。
16O的过剩是一种核效应的产物,但它不可能是在原处发生的核效应,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氧同位素有一个已知的天然放射性母体存在,同时也未曾观察到高能粒子照射所引起的其他核效应。
因此氧同位素异常被认为是由于原始不均一性引起的异常。通常16O只能在核合成过程中由He燃烧生成,16O的来源可能是由于超新星爆发的抛射物加入到正在凝聚的太阳星云中。
16O的过剩表明,正当太阳星云凝聚过程中,有太阳系外物质的加入,而星云的各种演化过程并没有使之均匀化,从而出现了氧的原始同位素组成异常。
陨石命名:Allende
陨石分类:碳质球粒陨石CV3
是否目击:是
发现时间:1969年
发现地点:墨西哥
发现总重:2000公斤
资料来源 天体化学 欧阳自远
真陨石交流·展览·鉴定电话(微信同号)18562717777
本文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