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0日,人类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太阳表面图像。
人类对太阳的向往
从古至今,太阳便是人类的信仰,并且关于太阳的传说更是不计其数,由于它这种异常神秘的特点,导致人类迫切的想去太阳表面一探究竟。其实我们曾经发射过不少太阳探测器,如太阳神号、尤利西斯号等,但由于太阳表面温度过高,它们根本就无法近距离接触太阳,因此导致一些科学研究停滞不前。但人类并没有放弃,此时一个疯狂的计划开始酝酿。
帕克号太阳探测器
2018年8月12日,伴随着一声巨响,在德尔塔火箭的强大推力下,肩负着“登陆”太阳任务的帕克号探测器,开启了伟大的征程,而且让人自豪的是,此探测器是出自华裔女科学郭燕萍之手。但在项目初期,团队就遇到了相当棘手的问题,由于太阳引力过于强大,如果探测器飞行速度过慢,很有可能在接近太阳时,被其引力俘获,导致坠毁。
帕克号攻克难题
她和团队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和研究分析,终于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那就是通过大椭圆轨道持续飞掠金星,利用金星引力的弹弓效应,就能避免其撞入太阳。2018年11月1日,帕克号探测器完成了首次飞掠太阳的任务,从太阳大气层最外围日冕穿越而过,距离其表面仅2480万千米。如此近的距离,温度更是达到了几千摄氏度。
帕克号抵御高温原理
帕克号究竟是如何抵御这如此之高的温度呢?原来在帕克号上,有一个表面由白色陶瓷涂层所构成的热防护系统,它可反射来自太阳绝大部分的热量,在抵御太阳剧烈高温的同时,他还以每秒高达200千米的速度飞行,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史上飞行速度最快的探测器。
帕克号拍下的著名照片
在此期间,它还拍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在这张图上,日冕流线清晰可见,而下方的那个亮点正是水星。由于帕克号的设计寿命只有七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它将持续利用引力弹弓效应,慢慢靠近太阳,对太阳进行另外的23次飞掠。
事实上,它只能尽量的去近距离飞掠,暂且不考虑温度过高的问题,太阳本身就是一个气态行星,没有陆地,因此,不管是探测器还是人类,都无法登陆。当帕克号的燃料耗尽后,它将以渺小的身躯冲向太阳,最终与太阳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