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快科技 作者:斌斌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俄勒冈州立大学共同发表在《自然》上一项新研究表明,南极西部冰盖没有研究人员认为的那么稳定,它很可能在未来崩溃,导致海平面显著上升。
研究人员回顾分析了地球从冰川状态转变到间冰期的最后两个时期,当时冰盖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两次转变中,这种变暖主要是由一个被称为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的过程的中断所驱动的。
通过采用了一种建模方法,以收集对冰川和冰盖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最佳估计,包括温室气体浓度、全球温度和地下海洋温度。
同时使用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社区气候系统模式 3,利用从全球收集的数据中推测的条件和气候重建,进行了超过 25000 个模型年的模拟。
研究发现,在上一次间冰期的过渡期,AMOC 在一个步骤中就减少了大约 7000 年。在过渡到当前间冰期(全新世)期间,AMOC 的还原仅持续了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并分两步进行。
但是在这两次过渡期间,AMOC 减少导致整个大西洋盆地的地下变暖、海冰增多及海洋对流减少。这些都减少了表层海洋的热量散失,使海底温度升高。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我们早就知道海平面在过去的温暖时期上升了,但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确定为什么以及如何发生这种情况,特别是这项新研究指出了海洋变暖对破坏海洋冰盖稳定的重要性。
截止到 2014 年,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上升了 1 摄氏度,这与上一次间冰期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升温程度相同。这也意味着从理论上讲,在目前全球变暖同样严重的情况下,海平面可能会上升 6 到 9 米。
本文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