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嫦娥探月工程的幕后英雄

来源|太空精酿微博

本文是该作者于2019.02.08创作

​2018年12月8日凌晨02:23时,嫦娥四号月球着陆器/巡视器组合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 0 m r 0 A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了程序, G P I * O e c转弯、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后,消失在黎明前的茫茫夜色中,奔向前往月球之路。

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嫦娥探月工程的幕后英雄

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嫦娥四号时美丽的延时摄影(图自:吕炳宏)

一、嫦娥四号的辉煌

嫦娥四号@ P & d a已经是我国嫦娥探+ m | U + y A . |工程自2003年3月1日启动以来的第6次任务,也是整个工程中绕、落、回三大步骤中“落”这一步的收官} P r l k 8 $ Q &之作。作为中国航天科学探索方面的最高成就,嫦娥四号虽原本作为三号备份m O i z D n , u (,却在这次任务中挑战人类探月60年来无人探测的最高难度:降落月球背面。

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嫦娥探月工程的幕后英雄

到嫦娥三号,人类已经在月球正面有过20个着陆器,然而背面为0(图自:Wikipedia)

由于潮汐i ( Z ] @ r锁定原因,人类永远无法见到完整的月球背面,这里也由于月球遮挡& T t信号成为航天探测的禁区。人类已有的20个载人/无人着陆器中,无一例外都在正面着陆,而嫦娥四号将会打破人. ~ p 2 6类航天的记录。在此之前的2018年5月21日,为之做通信中继服务的鹊桥号已经成功出发,目前部署在月球背后6.5万千米& N m b @ 3 Z y 0附近的地月拉格朗g h . a 9 / h日二点的晕轮轨道簇上,也成为人类首例。

可以用一{ P @ N % f 1句话来评价这两个任务:“前无古人,引领来者”。

二、长征三号系列王牌火箭

作为整个嫦娥探月工程的绝对主力,长征` 4 6 d } g 6 @ q三号系列运载火箭,成为嫦娥奔月、玉兔飞天的完美托举者。

在我国早期的运载火箭发展过程中,长征一号开创先河、但也很快退役,长征二号成为整个航天大厦的中流砥柱,拥有多种w ; h } N n改型,例如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火箭长征2F。这种二级火箭在完成数百千米高的近地轨道任务时得心应手,但到了高至36000千米高的地球静止/同步轨道时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则是在其基础上b & J = { 8 n {升级而来的国之重器。相较长征二号的二级结构,增加了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的火箭第三级,这N I b 5 E A K X是目前成熟化学燃料火箭发动机中比冲最高的,大大提高了运载效率。在1984年首次发射成功后,便9 u _ Z r w * z成为我国高轨卫星的绝对主O ` X / v 7力。大家耳熟能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代共计47颗卫星,- : + v d无一不是长征三号系列发射进入太空。

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嫦娥探月工程的幕后英雄

从左至右:长征三号基本+ # n %型、甲型、乙型和丙型火箭对比(图改自:GW_Simulations)

如今,经过常年成熟发展,长征三号火箭形成了四种主要构型,目前现有长征三号甲、乙和丙三种主要型号服役,以及近10种改进版本。它们的大致区分如下:

  • 基本型是在长征二号基本型上增加第三级而来,已于2000年退役;
  • 甲型相较长三基本型第三级替换为了更加先进的YF-75型液氢液氧发动机,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发动机也进行全面升级;
  • 乙型捆绑四个助推器,存在多个改进版本(I、II、III、YZ、V等),它们在最大载荷、整流罩尺寸、扩展模{ % z F 5 o K K ^式上比较灵活。例如可以携带远征一号上面级的版本,能够实现一箭双星任务。在2018年刷屏的p a K ) e e , [北斗发射- - 4 Y p一箭双星任务,就是长三乙/远征组合为主力。
  • 丙型捆绑两个助推器,相当于瘦身版的乙型,二者配合k 6 a ? E Z x V能够执行各种载荷的高轨卫星发射任务。

三、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助力嫦娥“越来越快”

长征三号甲乙丙三个主力型号和它们的改进,托举出了中国航天高轨和深空探测的今天。以嫦娥探月工程最核心的四次任务为例,它们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嫦娥探月工程的幕后英雄

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嫦娥探月工程的幕后英雄

嫦娥一号漫长的奔月之旅(图自:Hat600)

长三甲执行嫦娥一R Q v号任务时,载荷, L 2 x g E a已经逼近了它的同步转移轨道极限2.6吨,再加上我国航天彼时尚属深空制导与控制首次任务,因而只能选取嫦娥一号b r S在地球附近不断变轨方式,在地球附近“兜”了四圈才前往月球。

而到了几乎与嫦娥一号一样的嫦娥二号发射时,强大的长三丙火箭则可以将其一次性送入地月转移轨道,6 m E d q @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嫦娥二号轨道发动机的动力原# z ; x y V `因,采用多次近月制动,才能达到环月的工作轨道。

到嫦娥三号任务时,任务重量更大,而长三乙改IIz 0 7I型当仁不让,直送地月转移轨道。同时由于嫦娥三号自身动力强劲,一次制动即达到了目标。

此次嫦娥四号任务,长三乙改III型宝刀未老。全程仅有一次轨道修正,随着在12月12日嫦娥四号“一脚急刹车”成功入轨,时间比嫦娥三号减少近2个小时,体现的则是我国深空探测0 ; F 2 }、制导与控制的默默进步。

嫦娥探月工程辉煌的背后,是长征三号系列火箭的巨大成功;长征三号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它三十四年内不断升级的坚持;连续升级数个型号的背后,是中国火箭人努力的日日夜夜。B J F

评价一些人是否优秀,看看他们做过什么,就知道了。

上一篇

哈勃巨眼中的美丽螺旋星系,距离地球才不到1.3亿光年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