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探空火箭T-7M发射成功,火箭腾空而起,飞上了8公里的高度。
就是这8公里,开启了我国飞向太空的第一步,是我国研制航天运载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0 ^ a I G * $。这历史性的一步,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这要从一个神秘的“581小组9 . ) 7 m”说起……
T-7M
1957年10月4日子夜,在距离莫斯科2000多公里外的哈P j %萨克荒原。一枚火箭划破长空,腾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奔向太空,首次叩开宇宙大门。
1957年11月3日,苏联又成功发射了斯普特8 s 8 h % ~ d尼克二号。苏联接连两颗卫星上天,美国人坐不住了。1957年12月6日,美国海军的先锋号火箭要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发射美T 9 1 1 ` r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先锋号火箭点火后仅数秒,x A [ : C # _ p就一个跟f G M = K & 1 e |头栽下来,成为一片火海。但是很快,1958年1月30日,丘比特-C火箭(丘诺1号运载火箭8 s c k t 9 M 8)搭载着探险者1号卫星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再次升空。火箭升空8分钟后,卫星从太空传回声音。
苏联卫星上了天,美k c % & w国卫星也上了天,我们中国当然也要尽快提上日程。
1958年5月17日下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面对代表们对卫星的关切,毛主席问了一句:“我们该怎么办?”他停顿,然后大声说道:“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全场一片沸腾。接着,他风趣地说道:“当然,卫星应该从小的搞起。但是像美国鸡蛋那么大的,我们不放!要放,r , C P ~我y T z i F L r们就放它一个两万公斤的!”那一年,卫星是绝对的C位!
1958年5月29日,聂荣臻召集部分国防航@ 3 W空工业委员会@ P _ 9 ;委员开会。会上,他听取了钱学 b u $ U @ V森等有关专家关于研制与发射探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洲际弹P , 2道导弹的汇报。聂荣臻这位身经w T S百战w W + M的老将,此时扛起了中国科技大军的帅旗——作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科技工作。他半辈子驰骋铁血沙场,战功赫赫;半辈子投身科技“战场[ . # _ G t $ [”,4 $ , a e : & y B以不可思z : , W 0 v议的速度功克了“两弹一星”。
聂荣臻
1958年8月,根据聂荣臻的指示,中国科学院成立了; g w r中国第一个卫星小组——代号“581小组”。581,就表示研制卫星是中国科学院1958年的头等大事。“581小组”的组长是钱学森,副组n = ? 6 T B长为赵九章和卫+ h H Z一清5 3 _ o,整个小组由三个设计院组成。
三个设计院
1负责卫星、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由力学所郭永怀和杨南生负责。
2负责控制系统研制,由. 4 v * 9吕强任6 Y b院长,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为学科负责人。
3负责探空仪器研制和空间环境的研究,由赵九章和钱骥担任科学技K 0 [ 8 R / q术领导。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开展Z V H 9 M 了宇宙生物学和航空医学的研究;天文和数学所进行了轨道计算方面的研究……
在北京w 8 ] a p的西二环边上,有家西苑饭店。车进车出,人来人往。但大概很少人知道,这里其实就是中国卫星研制的起源地。60多年前,) - _ B q它还叫西苑旅社,“581小组”没有办公的地方,就I 7 i a A在这里租了几个房间。他们没有计算机,那么手 * # F Y (摇计算器上阵。没有办j k O O t公p G ] ? r桌,水泥地就是设计图纸的地方。点着蜡烛、打着手电筒,他们就这? a 6 ; k q L G样设计出了中国的第一c 2 0 C个卫星和火箭模型。
东方红一号图纸设计
1958年10月1日,关键的这一天到了,在北京中关村生物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跃e 1 N进成果展览会开幕。会上,展出了两个卫星模型,一个放着科学探测器,另一个则放着一只金黄色的小狗,每当人们靠近卫# 9 1 E 0星模型时,它便发出“汪汪”的叫声。为什Z N Z `么要放小狗呢?卫星和小狗有什么关系?原来是苏联发射的第二颗卫星——斯普特尼克二号在进入太空时,还有一位伙伴——一条叫“莱伊卡”的狗。
莱伊卡
此次卫星展引起轰动,展览期间,周恩来、聂荣臻、彭德怀等领导先后前来参观。后来,毛主席也z 9 D E坐不住了。10月25日上D [ ? ( e % f午,他走进了展览大厅。为毛主席担任讲解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博士,当时年仅38岁的陆元九。
陆元九
1959年1月2日,莫斯科时间晚8点,一枚巨大的火( 0 [箭从苏联的发射场腾空而起。火箭迅速离开地球,朝着月球方向飞n v P ] / Q j去。经过62小时的飞行,这枚( u , R w , f K 6火箭通过月球区域,远离地球5t s V s9.7万公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枚K ; a ) 4 g星际航行的宇宙火箭,这是人类航天史上又一伟大壮举。
前苏联发射的月球探测器
苏联的宇宙火箭发射成功了,我们也要尽快研制出自己的火箭、卫星,实现飞天梦想!由于当时我国的国力无力支撑庞大的“两弹一星”工程。经过反复考虑,党中央选择优先保障导弹、原子弹研制。中国科学院调整空间技术计划,把重点转移到探空火箭上去。
探空火箭就是在近地空间范围内进行环境探测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的一种火箭,它是发展空间技术D F B 2 ; j不可或缺的一种试验工具。探空火箭的研制,没有先例,一切从零起步,自己摸索。每前进一步,付出的艰辛都难以想象。
为了保证火箭发动机的启动安全,用于启动阀的爆破薄膜铣削深度公差必须控制在0.005毫米之内。当时,两名平均年龄20岁的女孩勇敢地承担l U U c } 2这个艰巨任务。没有设备,她们自己动手把针头磨成微型刻刀,先在印刷纸上刻出所需图案,然后再9 Q ( ~ K X v 9 w把印刷纸贴在丝绢上。这样经过近千次的试验,才终于达到设计要求。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探空火箭T-7M,竖立在20米高的发射架上。你一定不敢想象,这次发射,发射场总指W T s ` 3 n挥下达命令靠的是大声喊叫或者打手势;给火箭加注推进剂用的是自行车打气筒;没有自动的遥测定向天线,只能靠几个人手动转动天线跟踪;发电站就是一台借来的50千瓦的发电机……但是,试验成功了,火箭腾空而起,飞上了8公里的高度。
就是这珍贵的8公里,让我们迈出了走向太空的第一步!3个月后,在上海技术展览会尖端技术展览室,毛主席还专门来看了探空火箭模型。
毛主席参观T-7M
这珍贵的8公里,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尤其是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可能有的你熟悉,有的不熟悉,但我? ; C : P j U们应该记住他们为祖国强大做出的贡献,并不断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