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的灭绝是一项大概率的事件,其实我们地球上每年都有一个物种灭绝。历史上特大型的物种灭绝至少经历过20多次,最著名的有5次,分别是:4.4亿年前的奥陶纪大灭绝,3.6亿? [ 1 j )年前的P ? D p泥盆纪晚期大灭绝c y q b ` a,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大灭绝,2亿年前的 [ T 1 /三叠纪晚期大灭绝,还有离我们最近的一次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大灭绝。恐龙也是在最后一次大灭绝当中Y i y d消亡的,当然严格来说,恐龙并没有灭绝,我们现在吃的鸡,就是恐龙一个分支演化而来的。
恐龙灭绝7 = }的原因
如果从A 4 ~ r大的时间跨度来看,物种大灭绝并不是瞬间发生的事情n k C 3 8 f } q,而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比如我们现在,没有发生大j i y O F规模的自然灾害,其实物种也在悄然灭绝。据科学家们推算,自地球诞生以来,95%以上的物种都灭绝了。也就是说能活下来,其实是小概率的事件。
那E 1 L D B U么恐龙如何在白垩纪末期短时间内灭绝呢?有科学家认为,恐龙如此大的躯体,本身就是一个病态的发展,其灭绝主要源于内分泌失调。身体N d r 3越大,新陈代谢就越反常,最后终于导致走向灭亡。科学家还拿现在我们吃的肉鸡举例,由于我们培养出了只长胸部与腿部的肉鸡,分泌系统跟不上,导致它们不到3个月就会死亡。
还有科学家认为,恐龙由于过度繁殖,种类繁多。比如体型最大_ b ? q A @的梁龙、腕龙,重k * * / D L j ) z达80多吨,它们不但吃低矮的树叶,而且还能站立,吃到10几米高的树叶,这些树叶被吃光之后7 Y 1 o ^ P Q,恐龙也被饿死了。另外还有科学家认为,恐龙的灭绝0 , 0源于食肉U N N型大龙、霸王龙的过度繁殖,导致其整体灭绝。
以上说法都不能令人信服,目前最被学界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个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比我们目前火箭还要快好几倍的速度撞向了地球,而且这? q U Y m O y 个巨大的陨坑已经找到,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1980年,一位名叫阿尔瓦雷兹的古生物学家,发现白垩纪末期铱含量很大,要知道地球上的铱含量是非常低的,只有黄金含量的1/40,由于是逐渐沉E E # 0淀而成的,所a g 1 q 5 x以分布也是比较平均的。可是在尤卡坦半岛陨石坑,铱元素不但分布在白垩纪末期形成的黏土层当中,而且含量是其他地区的160倍C - 2。之后科学家们也形成了共识,“陨石撞击说”成为现在主流学说。
这次撞击能量有多大呢?相当于10几亿倍原子弹爆炸的能量。这次大爆炸之后,将地面的灰尘卷入大气层当中,因为平流层呈水平方向流动,因此只要灰尘进入平流层,; V 5 z % l就很难落i = H i o回到地面。几年之后,这些灰尘遮蔽了天空= @ W。缺少了足够的光照,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就会面临食物的短缺的情况,随后慢慢饿死。
物种大灭绝的周期性
恐龙只是大灭绝的一个缩影H } F,之前地球还发生了20多次的大灭绝,如果把物种大灭绝列成一个表,会发现每过3000万N = [ [ V U ? F年就会发生一次。也就是说陨石是周期性撞击地球,导致物种的大灭绝。
这些陨石为何周期性达到地球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些陨石是从哪儿来的?撞向地球的陨石无非两类,一类是彗星,另一类就是小行星。小行星虽然体积大,但是速度比较慢,而彗星一般速度都非常快,冲击力也非常大。
通常小行星没有任何的周期性,而彗星通常呈规律性到访。如果我们排除了小行星的干扰,那4 g % :就看彗星来自哪里?彗星来自奥尔特云,这是一个包围太阳系的云团。
奥尔特云离我们非常远,大概需要1光年3 I : - V B,是太阳系的最远端。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彗星从太阳系的最r u 0外面跑到地A 2 U球上呢?是引力差,就像月球对地球的潮汐力一样,因为引力差,导致浪的产生。很多人认为,x e ? # e V l F }之所以产生潮汐,是月d { n U m T % w W球的吸引,其实不是,是月亮导致各处引力的差异,才产生了潮汐。
虽然近日点的时候,所产生的万有引力非常弱小,但是却能够产生引力差。这种引力差导致奥尔特云被拉长,因此有些彗星会被挤出原有的轨道,从; c l x ^ ! $ t而进入太2 E 9 ;阳系,于是就产生了这种彗星周期性的到访。这个周期刚好是太阳扫过奥尔特云的t j 4时间,3000万年。
如何规避彗星的撞击呢?
3000万年虽然时间4 + F很长,但是我们不能不为未来做打7 v ~ B = # 7 z `算,如何规避陨石的撞击呢?可不可以像科幻片《世界末日 》一样,在陨石中间钻一个洞,然后用核武器把陨石炸成碎片?
这种方式相当于把狙击枪换成了霰弹枪,整个受灾面积将加大。有没有可能让陨石转向呢?陨石所具有的巨大能量,是无法改变其轨道的。其实只要改变) % - r k *陨石的速度,无论是加快还是减速,只要7分钟的时间,地球就能够错过陨石的撞击。而且我们越早发现陨石,越有拯救的机会。
除了把彗星减速,另外一个被大家热议的就是向外太空迁移。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就像打靶场的靶子,不但彗星会周W * r + {期性到访,而且小行星也会不期而遇。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人类呆在这个地球时间越长,我们遇到彗星或者小行星的撞击的几率也越高。本着不要0 t w T 2 F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思想,最好的方式还是到宇宙当中开疆拓土。
太阳系除了地球以外,还有七大行星。水星温度太高,人类是无法生存的。p e o / N V w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气态的,人类是无法落脚的,那么只剩下火星了。
火星的平均温度只有零l D %下55I } I } 度,虽然火星也拥有大气层,但是浓度只有地球的1%。这就~ 8 n [ |失去了地球外层的“小棉袄”,昼夜温差达到100度,而且火星含氧量也非常低。
地球为什么有保暖的“小棉袄呢”?因为我们大气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甲烷,让地球的温度不至于散失到外太空当中。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把木星的卫星木卫六上S ] ] ] k j Z的甲烷,运送到火星上呢?或者在火星上直接开采氨气,像火山爆发一样,把火W ` x B W星底层的氨气释放出来。
只要火星提高6度,就能形成正循环。火星表面冰盖融化之后,就会有了J | F ] B 8 / 0水,之后可以通过种植植物,让植物释放大量的氧气,同时引入微生物,制造更多的二氧化碳,整个火星的温度便会逐步升高。按照埃隆马斯克的设想,到了2030年,将有第一批地球居民抵达火星。
走出太阳系
即使没有小行星与彗星的撞击,太阳再过50亿年,就会因为燃料耗尽,走向生命的尽头。届时太阳B $ I a将会膨胀为红巨星,吞噬包括地球、火星所有的星球。所以要想获得更久远的生存,我们必须在太阳系以外,找到另外一个栖息地。
如B % L r F { * M .果我们放眼宇宙,和地球相似的行S k t z星数量高达几百亿颗。可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b,也需要4.2光年,如果按照我们现在宇宙飞船的速度,要历经6000多年才能抵达。
其实人类交通工具的速度也随着能源的使用而加快,从使用煤炭的蒸汽机到石油的内燃机,速度提高10余倍,而现在核能的应用,又可以使我们交通工具的速度Z 3 f y # 2 k大幅提高。核反应产生的能量会高出化学燃料产生能量几个量级。所以理论上,核聚变火箭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10%以上,是A 9 d F ?目前宇宙飞船极限速度的b } c . a Q / z .150多倍。
未来人类可能掌握另外一种能源,E Q X ~那就是反物质。只要能掌握反物质,人类能制造出以反物质为能) / W U w ` e源驱动的火箭,就能获得更快的航行速度,甚至能让人类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
如果我们再把脑洞开得大一点,甚至可以想象,未来人类说不定能研发出超光速飞船,甚至打开虫洞,直接实现空间穿越。如果o / @ p 8 G 0真有那么一天,宇宙的距离对人类来说就再也算不上是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