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之音山东讯 2018年9月8日聊城市道教协会会长蔡高真道长带领副会长、庄高全、贺嗣玄、刘宗勇等考察组赴高唐县祝庄进行实地调研岱庙遗址,高唐县民宗局副局长朱之刚、高唐县文史研究员孙洪峰、高唐县道教协会筹委会主任王高道、高唐县杨屯镇党委统战委员于敏、祝庄村委主任韩兆银陪同调研。
祝庄岱庙遗址位于高唐县城东南35华里处,遗址占地东西宽约60米,南北长90米其地势北高南低,高地北端高出耕地约1.6米。高唐县文史研究员孙洪峰介绍高地上及高地周围瓦砾遍地,残砖为青色,残瓦片为琉璃瓦,鸳鸯瓦残片,瓦片有颜色:黄、绿、青等色。东南方向有古井一口等。据残碑等史料证明,祝庄岱庙始建于明朝,鼎盛于清朝及民国,没落于解放后。祝庄村有一座石碑桥,是解放后拆除岱庙,村民用石碑建成的。桥墙上镶嵌着龙风碑帽,推测祝庄岱庙为“敕建”道观。桥旁有断碑及碑座,据周围老人们述说此为不能利用为建材的废物。从碑文中可见“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字样,足见岱庙存在时间之长,历史之久。桥身和桥周围还有大量石碑;岱庙遗址上,拆庙时搬不走的驮碑石龟(赑屃)就地掩埋了。据遗址碑文和出土的残片和本村87岁符荣臣老人述说祝庄岱庙为明清道教宫观,为研究聊城道教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提供依据资料参考。
(泰山行宫供稿)
本文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