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以来,A股成交量逐步萎缩,从节后连续万亿成交金额到目前不足6000亿的成交额。大盘指数也一路下跌,回归到了节后长假后开盘的位置,什么原因导致了市场成交量低迷?成交额大幅下降,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本文为你拨开这背后的迷雾。
上证指数成交量
首先我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海外疫情的扩散及蔓延,引发欧美股市联系熔断暴跌,股市的暴跌导致国际一些杠杆投资金融机构的资产大幅缩水,流动性的紧张。而疫情的扩散的加剧,直接引发了市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因此,恐慌情绪不断加剧。在这种环境下,A股的境外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导致外资不断流出。同时近期的北向资金也一直大幅流出。
二、国内A股在海外行情的影响下,随着美股的暴跌,A股在3月份大盘也出现了一波较大的调整,跌幅也较大,春节后抢反弹的一下资金在300点附近被套,造成资金流动性萎缩。
三、由于股市出现较大的调整,股票型基金投资人,避险情绪加大,导致大量基金被赎回。基金的赎回,必然要抛售基金持有的股票进行兑现,因此,原有的投资股票的资金,就流出股票市场。
四、由于股票市场进入年报期,上市公司的业绩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当下海外市场的恶劣环境下,众多的活跃资金处于观望谨慎情绪,这一点,从近期板块热点的持续性以及概念板块的涨停家数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五、由于近期可转债市场的火爆,和T+0交易规则的优势,对于近期股票市场经常出现的高开低走或冲高回落的走势,无疑是更好的选择。所以有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入的股市以外的市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成交量萎缩的主要原因,不是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出现变化,而是市场情绪受海外疫情的蔓延及美股的连续下跌,导致避险情绪加大导致的成交量萎缩。此外,从技术分析角度,目前市场进入震荡筑底的过程,震荡区间其赚钱效应也较差,所以成交量连续萎缩,成交金额连续低迷,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