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躺赢君(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关注公众号:小散躺赢
最近市场接连下跌,估计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能不能抄底了。
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判断目前市场到底跌到什么程度了。
这件事情的判断方法就有很多,包过市盈率、市净率、成交额、换手率等等。
今天我们就用巴菲特最喜欢的判断市场高低的指标来看看目前市场跌到什么程度了。
这个指标叫“资产证券化率”,俗称“巴菲特指标”。它的含义是国家股票总市值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值。也就是总市值/GNP。
但是GNP这个数据往往很难获得,而它基本等于GDP,所以我们这里用GDP代替GNP进行计算。
首先,中国2019年的GDP为99万亿人民币。
而由于这个GDP是包括全内地生产总值的,那计算总市值的时候自然也要对应包括在港股、美股、B股上市的业务主要在内地的公司。因为它们虽然不在A股上市,但业务却主要在内地,是创造了GDP的。
截至目前2020年4月1日:
A股总市值为56万亿;
港股上市的内地公司总市值大约为16万亿人民币;
美股上市的内地公司总市值大约为7万亿人民币;
B股总市值只有1千亿,可以忽略;
所以中国内地的巴菲特指标大约为(56+16+7)/99=80%。
巴菲特说过,他在资产证券化率70%~80%的时候能选到不少好股票,当这个指标超过100%的时候就属于过热。
那我们可以理解为,巴菲特指标高于100%,市场高估,低于80%,市场进入低估,低于70%,超级低估。那目前内地公司总体来看刚刚进入低估区间。
再通过下图来看美股的情况:
目前美股的证券化率在108%,按巴菲特的判断标准属于过热。
但从历史来看,目前美股的证券化率水平大概相当于把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挤到2008年金融危机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说不算贵,但向下还有空间。
其实从美股这张图也能看出,巴菲特指标应该是更加适用于2000年之前的世界。因为在此之后美股就在100%以上的证券化率之下不断上涨。
而巴菲特自己也在这个自己称为“过热”的市场环境下做了不少投资。
其实分析一下这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不难看出它的局限性。要想,GDP是怎么算的?苹果手机大部分在中国生产,这些都算入了GDP,而利润却是大都被苹果公司赚走了呀,而推动股价上涨的核心因素就是利润。
所以在这种全球化深度远远超过过去的时代,巴菲特指标也渐渐失效了。
同时也因为金融的全球化,很多公司都在世界各地上市,比如港股和美股都有很多内地公司在那边上市。你计算一个整体的证券化率有啥用?买的时候不也得按地区、按行业、按看好的公司来买吗?这个指标的参考意义很有限。
所以我们在用大师的指标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可能连大师本人都不用了,你还傻傻地因为大师的名头的用一个过时的指标。
不过从多个角度判断一下市场目前跌到什么程度了,倒也不是件坏事。目前看来,可以说是跌便宜了,但向下要跌也能跌个30%啥的,所以,这时候要买,但不要满仓,更不要加杠杆。
最后我想说,因为推动股价上涨的是公司利润,所以用总市值和利润的比值,也就是市盈率判断市场高低,其实更有效也更方便。
目前代表全A股的中证流通指数市盈率为15.6,而过去十年它的市盈率中位数为17.7,从这个指标来看,目前A股整体算是刚进入便宜区间,但也不是特别便宜。
同时因为疫情,A股整体利润可能还有往下的空间,目前的估值还有向下空间。
不过因为利率不断在下降,股债利比倒是处于历史高位,说明股票相对于债券极有投资价值。
总之目前A股虽然算不上极度便宜,但相比其他投资品,已经非常有投资价值,可以投,但要注意建仓节奏。
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记录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按此投资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