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行为
现在市场情绪很差,全市场都在转防御,市场的理解是,海外疫情影响是存在的,直观上就应该规避,而去转防御性品种,比如有疫情就炒医药,比如纯粹国内需求的,复工恢复经济就炒消费,这都是很直观的东西,都是短期的避险品种。
科技板块内部,资金选择国家意C M [ A t U志的新基建,出逃市场化需求影响最大的电子,从龙头的表现上,观测高点到低点G W 2 x 6 | ^的回撤幅度,新基建中 5G 基础设施龙头中兴通讯回撤22.07%,云龙头用友网络回撤24.64%;而半导体龙头兆易创新回撤42.72%。
很直观地反映w D z 8了W W @市场的选? j O ` | R 1择方向。
目前主导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目前全球疫情蔓延,尤其美国的疫情还未到峰值,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的担忧,转而映射到股市的表现上1 h x ( & Q n u。
目前的市场已经跟基本面脱钩了,交易的是情绪,基本面的东西反应的仅仅是赛道而已。
疫情对科技需求的影响如何?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客观的,对需求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目前疫情影响的深度和时间维度没有人能说得清,都是直观的预测,更多的是定性的东西。
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公司任何专家能说清楚影响有多大,从电子行业各公司年报一季报情况来看,目前还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客观地定量地讲影响,从台积电看,下一个季度,主流芯片厂投片生产是减少了15%—20%,在这个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下降并P t 8 / d N ( v不是很多,而市s p C T场上很多人E w 4 | | = x !却给出了全年影响20%的悲观预期,市场就按这个预期疯狂出逃电子行业。
客观来讲,今年的利润损失是非经常性) ^ } O S 4 U u的,评M L 估公允C , P Z T { $ J市值的时候,以原市值减i T p e去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即可,但市场给出的答卷是把损失归为了经常性的,要把这部分损益乘以市盈率再从市值中减去,而市盈率又因为情绪的变化大幅下降,这就形成了双杀。
总之,目前市K @ t场c K K + 2交易的是情绪,与基本面关/ } S i S J H ^ O系不大。
市场在谈论需求M [ # g k o F ;影响的时候,; o E g ? y J R N应该是在1600 亿市值谈论,不是现在跌了40%还在谈论影响多大,不计成本地卖出。
我客观地讲一句,5G 周期是左右u C } 7 I { # #科技行业未来的长周期,目前才刚刚开始,不会因为一次疫情而结束,只是延后了而已。
而这里面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应该是,目前的影响是一B V ; , X .个季度的需求,而这一个季度的影响会不会破坏原来供需剪刀差的最强逻辑?
也就是会不会8 o ; e ; G ^ - Y在这一个季度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企业疯狂扩产把产能扩到供过于求了?
答案显然是不会,疫情_ ^ d ` F *影响的不仅仅是需求,也极大影响了供给。
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所在,而不是仅仅去主观s 7 i { M Y s T判断拍脑袋。
科技股估值到位了P a I吗?——如s N B _ O Y ! O何f 4 $ U面对当前的下跌
这里我更多谈一些方法论的东西。
投资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短线投资,这个层次多以市场的技术面为依据,以绝对收益( K t为目标,快进快出,对回撤容忍度低,几乎不需要对基本面的理解,把握情绪选择热点方向;
第二个层面的投b u 1 A资是中线估值投资,这个层次的投资以公司的估值作为买卖的依据,多为自下而上选股,选择优秀公司,在估值低时买入,在估z q B K n X值达到心理价位时卖出,综合考虑企业的产品、管理、成长空间O V 7 B O | ^以及一系列财务指标,v 1 : @结合估值和增速,以 PEG 作为i u S k e e买卖E % . X ? ]主要依据;
第三个层面是长线基于产业逻辑的投资,基于产业逻辑和产业空间,从大逻辑着手,自上而下选股,优选景气度最高的赛道,从赛道中选择龙头公司,回撤容忍度高,陪伴优秀企业长大,买卖上的依据产业逻辑和产业格局,理想状态是在产业周期内永不卖出,这个层次的投资对产业的理解和把握很高,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回撤7 U 8和波折是需要忍受的,有时需要靠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信心去对抗市场q t X % L。
做产业投资,这里我想强调的就是格局。
举个例子,茅台是市场公认的优秀公司,也是做消费公募基金经理的标配,但过去十年b D E f数十倍的涨幅,有几个人能赚得到?
撇开表象的东西不看,茅台长q e 2 o ~牛的灵魂在哪儿?
一是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腾飞,^ Q p N w u二是茅台独一无二的产品竞争力,这是核心的东西,其他的都是扰动因素,如果理解不到这个层次,拿得再长的人,当时限制三公消费的时S 1 X J I候,我想也已经清仓茅台了吧。
同样对应到现在的半导体行业,市场的表现和原因前面我已经分析过了,但是对于我来讲,难道现在是要随波逐流吗,显然不是的。
我一直在讲,目前对科技的投资遵M @ H循的是1+2,1 是一个顶层设计,就是国家意志,2 是两条主线,分别是5G大周期和国产替代。
其中5G周期是左右科技行业未来的长周期,是周期总量向上;而国产替代是大国博弈的杀手锏,是我们国产公司份额提升,两者是乘数的i O s Z J ) 8 j关系。
疫情的影响对5G 网络带来的需求周期是延后了而不是消除了,国产替代也在愈发激烈的推进中,大逻辑没有任何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短期- Z 5 K M @ _的扰动是可以承受的,面对10 倍机会的时候,50%的回撤是可以容忍的,这也就是少有的需n V k E W要对抗市场的时候,虽然很难受,但是值得。
再谈谈估值。
最近很多人问我科技股的估值还C s d是很高,什么时候到位。
我讲估值其实是一个由外而内的东西,是市场的表现的结果,而对股票的理解是由内而外的东q I f n _ 4西,对科技股的投资不管买卖我都不以估值作为锚,估值仅仅是我作为市场如何看待这个股票的观察点。
在我的理解里,只有景气度的概念,股票没有什么安全边际可言。
估值低不能作为上涨的原因,只能作为跌得不T h | N多的参考。
同样的所谓安全边际的估值,在牛市里是个底,因为牛市里的预期会越来越好;在熊市里就是顶,熊市里预期就会越来越差。
举个例子,有人给我算,立讯精x o w c z ! 3 V J密,本来20 年净利润应该是80 亿,结果由于疫情影响悲观 o A 8 : c地估算明年才有80 亿了,然后明年给20 倍的市盈率,给出1600 亿的安全市值,目前2000 亿,还有20%的下跌空间。
暂且不论这个明年80 亿+20 倍市盈率是否客观P @ - 3,仅就这个所谓安全边际来说,真的跌到1600亿他敢买吗?
那时候他会再给出一堆的理由说只能值1200 亿了,这就是估值的悖论。
所以还是那句话,目前这个阶段,主导的是情绪,不要在情绪主导的时候用估值去衡量。
何时进场?——科技板块V M j v W O何时企稳
目前市场的唯一矛盾,1 ; e 3 x 1就是疫情本身了。
在疫情明朗化之前,其他任何政策任何因素都无j a W 3 k ] % =效了,市场将陷入多杀多的漩涡中,这个~ h w i互杀就如同上涨的泡沫化一样,这就是下跌的泡沫化,在这个漩涡中,没有人能说出底在哪儿,就如同上涨泡沫化没有人能预测顶部一样,而最终能打_ G ` e F `破这个漩涡的只能是市场自身,再没有什么C K G o政策能左右市场,唯一能打破下跌漩涡让市场平衡的只能是疫情控制住。
所以对科技股来说,欧美疫情拐点的出现是企稳重要节点,目. k C B P d L 5前情绪面的恶化w g y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拐点主线将把不确定性消除- 7 ? T m E,重新开始慢慢恢复。
或许4 月中下旬美国疫情达T i 3 R v -到顶峰,5 月初拐点初现,三季度产业需求慢慢恢复,股市2 o C T & ! L提前反应,. A | {6 月或是企稳的投资窗口期,需要动态观察。
买什x 0 # T么?——全年科技板块将如何演绎
科技板块近期的避险品种是新基建,因为这是国家意志,最不受市场需求影响的。
新基建对科技行业来说,其实就是通信行业的5G 基础设施,计算机行业里的云o H 5 # . S p。
我的观点是,今年科技板块的走势或将会是复制去年,回想去年的走势,一二季度先5G 早周期的通信涨,三季度开始电子。
本来今年是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释放业绩的一年,但疫情打乱的这一节奏,国家开始拉动经济刺激新基建,又开始了通信、电子( P m : p m、计算机、p 0 * 2传媒的传导路径。
通信行业可以不碰,5G 建设总量确V 5 m g定,通信早周期天| d F花板明显。
5G 带来的需求周期是延后了而不是消除了,其实现在的情况相当于重走了去年的路,先国家意志保( 9 6 0 f A | ;障5G 网络建设,后带动需求,z B $ C H试想如果需求永远S U o不在,那么建网络有什么意义,所谓的新基建意义何在?
所以通信的预期已经充分反应,今年要着眼于电子和计算机,细分领域就是电子的半导体,计算机的云和安可,优选龙头公司,配置核心科技白马~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