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关于桂林坑移民搬迁安置点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整治整改成效

岭背镇桂林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金柿大道东侧,共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633人,涉及元峰、山田、阳田、兰龙、下拔、太阴山等21个村的搬迁户。今年以来,搬迁户陆陆续续入住安置点,因安置点刚刚建设好,配套管理等都还未完善,搬迁户的生产生活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安置点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安置点群众生活方式、习惯较差,高空抛物、楼道堆放物品、深夜噪音、垃圾随意丢弃等现象时有发生,对其他群众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安置点附近就业岗位少,移民搬迁群众难以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途径少。三是安置点休闲文化设施少,难以满足移民搬迁安置点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部分安置点老年群众空闲时间较多,每日只能枯坐家中。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岭背镇党委为了做好桂林坑移民搬迁安置点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整治(整改)工作,解决好群众的急难事麻烦事烦心事,结合主题教育有关要求,组织人员深入安置点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搬迁群众的意见建议,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并严格对标对表开展整改落实。

针对安置点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岭背镇党委一是组织成立于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地点设立在安置点内,并配备了3名能力强、素质高的管理人员,服务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二是完善小区管理制度,在每个单元的住户中选举一个“楼长”,负责本单元的日常管理工作;三是完善日常保洁管理,聘请4名公益性岗位保洁人员,负责安置点内的日常保洁。

经过整改,目前,社区紧扣主题教育有关要求,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自8月底以来,共接到群众来访登记事项33条,均已处理到位。同时,实行“楼长”制,增强了搬迁移民户的自我管理,管理规范提升后,安置点内的人居环境、生活氛围、群众满意度等都得到大幅提升,真正让搬迁群众能够住的放心、安心、开心。

针对安置点群众就业增收难的问题,岭背镇党委一是积极招商引资,与企业合作建设扶贫车间,帮助解决搬迁移民安置点群众就业问题;二是规划建设蔬菜大棚后服基地,按照户均承包10亩左右的标准流转土地200亩,建设蔬菜大棚100亩,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经过整改,目前,安置点扶贫车间已建设惠华床上用品厂、秀雅服饰岭背分厂,用人规模50余人,其中聘请了安置点内贫困户13人;此外,正在建设赣州鑫晟通寝具有限公司,计划用人规模60余人,将进一步解决搬迁群众务工问题。截至目前,发展蔬菜大棚后服基地建设,成立蔬菜产业种植合作社,已有10户安置点内贫困户报名参与。扶贫车间的设立以及蔬菜大棚的建设,不仅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也能够让搬迁群众参与发展产业,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针对安置点休闲文化设施少的问题,岭背镇党委一是在社区建立文化活动室,满足供搬迁群众学习生活娱乐;二是建设微田园农耕场所。按照户均50㎡左右的标准流转18亩土地,搬迁户可在家门口发展小型家庭式种殖,丰富业余生活。

经过整改,目前,社区文化活动室现有图书7500余册,同时设有棋牌桌等设施,极大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微田园种菜也可以自给自足,减少日常支出,留住农耕文化,真正让搬迁群众能够排解乡愁。文化活动室及微田园的设立,进一步丰富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满足了搬迁群众的学习娱乐需求。(岭背镇)

上一篇

安远县2019年公开招聘县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职人员面试有关事项

下一篇

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