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衣”焕新机——我县政企合力促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二三事

在“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于都,热火朝天的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热闹繁忙的服装生产车间、靓丽时尚的服装企业展厅无不诉说着纺织服装产业在这个城市的热度与魅力。面对疫情影响,这里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应对?我县c / . 7 +如何激发产业持续发展的活力?~ _ ; p d !近日,记者前往我3 c V I县工业园区,走进纺织服装企业观察了解。

“线上+线下”合力突围

近日,走进江西脉动J ) . j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内羽绒服生产线已经开足了马力,距离生产车间不远处的脉动服装电商产业园内,线上推广销售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我们集团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目前集团旗下有茵曼、初语、生活在左三大自主品牌,有线下实体店近600家。”该公司副总经理管顺华告诉记者,“年初受疫情影, = V 2 H P , 9响,线下实体D = G q n 4 店销售额一度下滑,但是线上销售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到目前为止公司产销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除此,为了应对疫情影响,引领服装产业线上突围,该公司充分依托汇$ l S N美集团电商资源,大力推进脉动服装电商产业园建设,吸纳于| V & 4 * * ) & 7都及周边纺织服装电商入驻,引领服装电商共同拓展传统电商和社群电商等线上销售模式,形成抱团制造销售的产业生态。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线下门店销售逐渐回暖,现在公司正在全力赶制冬装,重点就看秋冬季的营销情况,预计比去年还是会有所增长。”管顺华说。除了自主品牌的生产销% D d # m , o =售,江西脉动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还与多个知名品牌合作,提9 ( 6 1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服务。

疫情面前,产品: X S G w滞销是我县众多纺织服装企J & a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危机面前,我县纺织服装企业自身积极拓宽思路力求逆势突围,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着力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做好线上“直播+体验”和线下“旅游+4 l B % Q (直营”两篇文章。6月20日起,长征J ! d w b ! # X j广场举办了为期25天的纺织服装“扩内需、惠民生”促销活动,当地53家纺织服装企业参与,既帮助缓解了纺织服装O n C ! d =企业库存压力,又让广大市民得实惠。

智能制造赢取J t b } V P Z先机

自动铺布机自动记录层数,布架无布时h 8 u {自动复位;自动裁剪机下,布料按照设/ 7 @ 6 D Z定数据精准剪裁K B G ? k;成衣通过智能整~ } 3 U形隧道,完成自动整烫、烘干、消毒;整烫好的成衣放进运送篮,经由轨道自动送至包装车间进行包装……在赣州兴雪莱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r k ;,从布料到半成品P A | | * e再到成品,一个个环节通过自动化生产流水设备紧密衔接。

立志打造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企业的兴雪莱于2015年落户我J { t县,已与安踏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成为安踏专属生产基地,连续多年被安踏集团评为金奖供应商、卓越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等。从落地于都起,该公司就瞄准了智能、信息化发展方向,大力引进自动化生产流水~ 4 w W f 7 6设备,加速转B Q } z *型升级。2018年,公司引进12条吊t a O W R ^ &挂线,自动裁床、理化室检测设备等,2019年建立ERP、工票、隧道连接系统、包装分拣系统,实现裁片——成品——专机——自动整烫——分拣包装——自动打包的全线贯通,公司智能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服务体系加速; 1 s完善M p y | w (

优秀的研发= Z [ } f 5 o j设计能力、优质高效的智能制造力,让兴雪莱不断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长期战略合作,_ o j也让兴雪莱拥有了更强的危u d O % j V机应对能力。“目I t 8 !前公司产品主要供应安踏、乔丹、李宁三大运动品牌,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公司今年订单量与去年相比依然有所增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徐茂文告诉记者,“刚刚我们在3楼看到的4个生产组就是今年新开的。现在我们公司在于都有两个厂区,日产量在1.2万件左右。”

疫情危a * . b 8 L机之下,智能2 ] L ~ * V制造进一步凸显出其独到的优势,也让我县越来) L ) N V ( U { X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加速了发展实践的步伐。一直致力于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的于都政府部门,也与企业一道奋力探寻发展新机。前不久,我县与江西理工大学o 8 8 F 4 I合作共建的于都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正式挂牌运行。该研究院将围绕纺织服装智能制造、柔性设计_ P 9、精准营销、检测中心、智慧物流、服装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承担产业政策研究、科技创新、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等任务,将为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W A W i { ^ B y ^大助力。

“链动”盘活Q u ? H $ W S J新动1 s f

进入赣州华丝服装有限公司,楼下“长期招聘”的广告格外醒目。“公u @ ^ F j B 0 e X司现在用工非常短缺吗?”面对记者的疑问,该公司负责人解释说b c j k C 4 a H:“我们集团在深圳主要是做出口贸易,今年受疫情影响调G 8 S q m % 6 m整发展策略,生产订单基本转移到了于都厂区,所以今年于都厂区的外贸订单非常充足。虽然现在用工基q { k本能满足,但是只要有条件,我们希望能储备更多的人才。”w s F & =

服装企业集团内部积极整合,力求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在工业园区里,通过供应链企业平台,不同纺织服装企业间的订单、人力等资源也得到迅速g Q } * ` } 7调配整合。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在反复走访中了解到,有的企业订单充裕,但用工不足,而有的小微企业则订单短缺,难以留住员工。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有效调配,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大力推进供应链企业平台建设,将部分企业充裕的订单调配给同行业的小微企业,既缓解了订单充裕企业的交货压力,又带动了众多小微企业的B 9 X 3 | B f z生存发展。目前,我县工业园区已有近160家小微企业参与到供应链企业平台建设中来。

供应链企业平台只是我县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围绕纺织服装首位产业发展,标准厂房、_ u & & T K I u服装学院、设计中心、电商m S P ~ % = h & 1运营中心、水洗产业园、检测中心、双创公寓、面辅料市场、0 % % $ s h 5物流中心、展示中心、智慧产业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智能制造服务中心等公共3 E + U | K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V : U进。日趋完善、智能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更拉紧了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条,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方名荣、肖章荣赣南日报记者李华)

上一篇

县委十八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下一篇

平川中学两位学子实现飞行梦想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