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用出村,村民的健康也有保障了!”促成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捐资1400万元为兴国援建70个标准化卫生计生服务室,是民政部对口支援兴国结出的又一硕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2012年起,G 3 I w Q o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安排,国家民政部与老区兴国结成对口支援关系。八年来,民政部累计下拨资金1` 7 d7.04亿元,一个个项目、z $ ! E % 4一笔笔资金、一条条措施F X c汇集兴国,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凝聚起巨大力量,推动L % N C x兴国各项社会事业迈向新发展。
解民需 社会康养呈新景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兴国大地时,该县民政项目园区的工作人: 3 f员已开始一天的工作,厨房里飘出了饭菜香味,春雨儿童福利院里不时传出儿童的欢笑声,园区广场上可见晨练的老人……
在民政系统的关怀下,位于兴国县高兴镇山塘村,总投资m g S t1.1亿元,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民政项目园在2017年通9 B ~过市场化运作投入运营,该园区集儿U ! # , u ?童福利院、老年公寓、救灾救助中心、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为一体,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生活保障、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障等多项服务,基本解决城区特困人员、孤儿、流浪乞讨人员的集中供养问题。
针对兴国县优抚对象多,水平低的现状,民政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综合协调作用,把支持和帮扶的主要着力点落在争取和落实民政项目、民政资金上。投入1.12亿元,对全县25个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增加床位2349张,改扩建面积2.59万余平方米,并对照养老服务质量提升115项指标要求,对养老院在消m R I 7 t 5防、卫生、饮食等方面存在的9个方面26个问题进行了整改,大大提升了养老院服务水平。支持打造埠头乡铭恩社区等“全国农村示范社区”,高兴镇街头社区等“全省精品农村社区”;埠头乡垓上社区、潋江镇南门社区、国兴社区等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对口支援八年来,兴国县社会康养事业日益完善,全县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救急难 率先迈开幸福路
“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的孙子可以上学了,这是我们家的大好事!”近日,笔( c { T h _ + P f者在兴国县茶园乡河背村见到刚吃过中饭的彭] * (大姐/ w 6 b,她满脸高兴地告诉我们。
据了解,彭大姐晚L B ~ ~ s I 0 +年得子,因家境贫困,在儿子快{ x E % y三十岁的时候= ! $ p S r c S 才讨上媳妇,H Y ; , ]儿媳妇又因小时候得脑膜炎导致智力障碍,自己的孙子人虽然聪明,但到好几岁还不会说话,无法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这一直是全家人最忧愁的事。县民政局干部了解后,立刻帮助联系兴国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解决了彭大姐家r N _中的难题。如今,彭大姐的孙子和普通孩子一样,在该中心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和教育。
2013年对口支援以来,在民政部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下,兴国县在全国率先启动“救急难”试点工作,制定了《兴国县急难型家庭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立足于“托底线”- y E | L a,探索建立了及时发现、快速j I W r响应等九大工作机制,有效确保v U u J _ A了因灾、因病、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临时救助帮扶,为全市乃至全国的推进积累了经验。
此外,借助民政部的资金扶持,兴国县通过提高救助标准、开展低保专项治理等措施,扎实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把全县1613户2942名城镇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对象,并由全县75个单位、13名县领导挂点结对帮扶,相关经验做法还被《中国社会报》刊载。同时,民政部还指导成立了兴国县关爱深度贫困群众基金,动员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募捐资$ = J金900多万元;并积极协调20多个全国性社会组织向我# ] y县捐款捐物。仅2018年,就引进国家、省级层面的慈善机构到我县开展扶贫活动10余次,民政部“7 r } % a Z * ?十百千”工程帮助困难老人、老党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开展“曜阳关爱行动”,捐赠物资40余万元。
稳大盘 双拥工作不停0 E P歇
松柏苍翠,丰碑耸立。来@ . Q b _ n K n 3到兴国县高兴镇老圩村腊石寨,占地226亩的散葬烈士墓群呈于眼前,整个墓群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规划设计,按26个p o d B ` ^ M E乡镇区划分为若干{ f ^ 8 d x i i n片区,可集中安装散葬烈士墓9850座,I | g k [ % c建设内容包括烈士墓群 } B H a S、祭奠广场、纪念广场、起点广场、浮雕墙、小景观湖、观景台、樟树林休闲区等。
G O u ! a o * y积极开展散葬烈士墓抢救性保护工作,是民政部对口支援兴国之路上留下的又一印迹。万里长征路,处处兴国魂。兴国县是红军第三次反P k X S围剿的主战场,也是红军主力长征的出发地。据兴国县有关部门统计,仅在长征路上牺牲的兴H d 1 w T k I 1国籍烈士就有12038人,相当于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就有一位兴国儿女的英魂。
为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在民政部的规划指导下,兴国县出台了《兴国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了“一大三小” 烈士墓抢救保护工程,规划建设县散葬烈士墓群和鼎龙乡、良村镇和兴莲乡三个小集中点。一座座烈士墓的建成,既是兴国人民告慰先烈的方式,也是集中缅怀先烈的爱国主义基% H j f地,成为全县人民的精神家园。
对口支援以来,民政部还在民政体系上给予兴国县先行先试的L k d S权利,该县安置退役士兵的创新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得以推广;同时,兴国在2012年创新实施了红军后代及孤儿W K m { v N 2 k }特困生关爱工程,每年由800多名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学生就读费用由县财政统筹b h X o x _解决,截止2019年,已投入资金` q Z - i W2300多万元,累计帮助红军后代及贫困学生5718名。在兴国,一项项拥军优属政策的落实,铸就了该县一次次双拥工作的辉煌。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得益于国y y 0家民政部的对口支援,兴国大地变化喜人。截至2019年,兴国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2.87亿元,财政总收入20.0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248元、119m 2 N09元,发展势头空前强劲,并在2019年荣获“江西省高质量发展考评先进县l $ : $ z P @ C 4”“江西省综合减灾示范县”。
“小病不用出村,村民的健康也有保障了!”促成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捐资1400万元为兴国援建70个标准化卫生计生服务室,是民政部对口支援兴国结出的又一硕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2012年起,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安排,国家民政部与老区兴国结成对口支援关z G D y 1 W A ] b系。八年来,民政W o w Z % E x p部累计下拨资金17.04亿元,一个个项目、一笔笔资金、一条条措施汇集兴国,聚焦脱贫攻坚,聚. z l m R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凝聚起巨大力量,推动兴国各项社会事业迈向新发展。
解民需 社会康养呈新景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兴国大地时,该县民政项目园区的工作人员已开始一天的工作,厨房里飘出了饭菜香味,春雨儿童福利院里不时传出儿童的欢笑声,园区广场上可见晨练的老人……
在民政z 6 1 W h [ O系统的关R { ? p m c 0 f怀下,位于兴国县高兴镇山塘村,总投资1.1亿元,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民政N r d # k 2 N X 1项目园在2017年通过市场化运作投入运营,该园区集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救灾救助中心、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为一体,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生活保障、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障等多项服务,基本解决城区特困人员、孤儿、流浪乞1 x N R z V r讨人员的集中供养问题。
针对兴国县优抚对象多,水平低的现状,民政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综合协调作用,把支持和帮扶的主要着力点落在争取和落实民政项目、民政资金上。投入1.12亿元,对全县25个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增加床位2349张,改扩建面积2.59万余平方米,并对照养老服务质量提升115项指标要求,对养老院在消防、卫生、饮食等方面存在的9个方面26个问题进行了整改,大大提升了养老院服务水平。支持打造埠头乡铭9 k : { n N a w恩社区等“全国农村示范社区”,高兴镇街头社区等“全省精品农村社区”;埠头乡垓上社3 x h N N S @区、潋江镇南门社区、国兴社区等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对口支援八年来,兴国县社会康养事业日益完善,全县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救急难 率先迈开幸福路
“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的孙子可以上学了,K S A 6 } m B D c这是我们家的大好事!”近I s Y A E 4 3 [ ^日,笔者在兴国县茶园乡河背村见到刚吃过中饭的彭大姐,她满脸高兴地告诉我们。
据了解,彭大姐晚年得子,因家境贫困,在儿子快三F G - ; 1 4十岁的时候才讨上` C 4 M c媳妇,儿媳妇又因小时候得脑膜炎导致智力障碍,自己的孙子人虽然聪明,但到好几岁还不会说话,无法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这一直是全家人最忧愁的事。县民政局干部了解后,立刻帮助联系兴国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解决了彭( ( ~ i X .大姐家中的难题。如今,彭大姐3 ( :的孙子和普通孩子一样,在该中心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和教育。
2013年对口支援以来,在民政部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下,兴国县在全国率先启动“救急难”试点工作,制定了《兴国县急难型家庭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立足于“托底线”,探7 $ ? Z S $ 0 +索建立了及时发现、快速响应等九大工作机制,有效确保了因灾、因病、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临时救助帮扶,为全市乃至全国的推进积累了经验。
此外,借助民政部的7 A v [ @资金扶持,兴国县通# F 9 9 B过提高救助标准、开展低保专项治理等措施,扎实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把全县1613户2942名城镇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对象,并由全县75个单位、13名县领导挂点结对帮扶,相关经验做法还被《中国社会报》刊载。同时,民政部` V C 5 } X 0 I H还指导成立了兴国县关爱深度贫困群众基金,动员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募捐资金900多万元;并积极协调20多个全国性社会组织向我县捐款捐物。仅2018年,就引进国家、省级层面的慈善机构到我县开展扶贫活动10余次,民政部“十百千”工程帮助困难老人、老党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开展“曜阳关爱行动”,捐赠物资40余万元。
稳大盘 双拥工作不停歇
松柏苍翠,丰碑耸立。来到兴国县高兴镇老圩村腊石寨,占地226亩的散葬烈士墓群呈于眼前,整个墓群依山而建,充分o ] = N 5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规划设计,按26个乡镇区划分为若干片区,可集/ ] ,中安装散葬烈士墓9850座,建k W 0设内容包括烈士墓群、祭奠广场、纪念广场、起点广场、浮雕墙、小景观湖、观景台、樟树林休闲区等。
积极开展散葬烈士墓抢救性保护工作,是民政部对口支援兴国之路上留h w Z z v下的又一印迹- m ;。万里长征路,处处兴国魂。兴a x . } L c 国县是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也是红军主力长征的出发地。据兴国县有关部门统计,仅在长征路上牺牲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人,相当于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就有一位兴国儿女的英魂。
Z S c y w Y ~ T $ 为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在民政部的规划指导下,兴国县出台了《兴国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了“一大三小” 烈士墓抢救保护工程,规划建设县散葬烈士= L ] ] f Q m q 6墓群和鼎龙乡、良村镇和兴莲乡三个小集中点。一座座烈士墓的建成,既是兴国人民告慰先烈的方式,也是集中缅怀先烈的爱国主义基地,成为全县人民的精神家园。
对口支援以来,民政部还在民政体系w ( X v L F p上给予兴国县先行先试的权利,该县安置退役士兵的创新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得以推广;同时,兴国在2012年创新实施了红军后代及孤儿特困生关爱工程,每年由800多名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学生就读费用由县财政统筹解决,截止2019年,已投入资金2n u 2 [ V z Q300多万元f / $,累计帮助红军后代及贫l # 0困学生5718名。在兴国,一项项拥军优属政策的落实,铸就了该县一次次双拥工作的辉煌。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得益于国家民政部的对口支援,兴国大地变化喜人。截至2019年,兴国县H ~ d K 9 ) B全0 n = | _ S年实现生产总值192.87亿元,财政总收入20.0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B J R + G配收y x ! q f - O u入分别为30248元、11909元,发展势头空前强劲,并在2019年荣获“江西省高质量发展考评先进县”x x y u E | [ ;“江西省综合减灾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