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红,女,中共党员,现任石城县木兰乡敬老院管理员,是石城县人大代表,她秉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扎根基层工作30多年,高中毕业开始作为代课老师,教书育人20年,桃李满园。后来进入村委会,为人民群众服务工作了10年,受到乡亲们的认可,每年被县乡评为优秀干部。后来她觉得自己的性格特点还可以给老年人带去关心关爱,于是她担起了敬老院管理员至今,30多年的基层工作生活,她默默坚守着,用实际行G r | s p k | O动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彰a E S ) H y e显出人大代表风采,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
勤学善思练内功
她常说; H 9 l:学习不能改变人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的宽度。在工作之余,她始终坚持学习党的各种理~ J y , : g论政策知识,她还兼任了木兰乡非公党组织支部书记及妇联兼职副主席,她注重学习方式方法,不仅从书本、报刊、网络上,还虚r K . H = f % q心% J g r 8 ? 8 $向领导同仁请教。为了做好老人护理工作,17年9月,她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养老护理员技能- H x + . t [ r 5培训班的学习并学以致用;此外y w y w她还科学合理1 T E / W利用时间,参加了江西农大管理干部学院继续教育R z {学院16级本科班的学习。从工作生活中学经验,保持学习工作化,工g & S $ f M P O作学习化,工作学习生活u C S y q X化,通过学习,开拓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其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踏实肯干有热心
入院后,邓小红迅速转变角色,准确定位g g R - ,。主动与领导同仁沟通,融入f q $新的集体,在新的环境s x y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粗活、重活、脏活B 3 w P b、累活抢着干,木兰敬老院地处偏远,建院d a M L ! ] m较早,院内设施相对简陋,入院U } 8第一天,看着膳厅门口有积$ N 6 u $ w j水和淤泥,立即拿来拖把把地面打扫干净,在她身先垂范并加强后续管理,再未出现此情况。院民都说她太讲卫生了,她说这不仅是讲卫生,更是怕老人摔倒,她深知敬老院管理工作中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她发现B栋宿舍檐阶过道偏高,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向院领导建议安装安全护栏得以采纳并实施;喂猪、挑柴、种菜样样都干。她尊重院民,特别是一些有智障的人,总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软声细语地与他们交谈,有位院民闹情绪不吃早? K ! 4 ` W饭& z @ f i O,她到床边耐心劝说,并承诺:只要院民马上起来吃饭,就带她去街上剪个漂亮的发型,那个院民马上从床上起床了并吃好饭,她也兑现承诺带院民剪发并为她付了钱。从那以后那个院民每次都主动给邓C P : A r j D d小红收衣服,u N b叫她不用收,院民还不肯呢。院内有位盲人院民,一切生活都需照料,打水、端饭、叠被、叠衣、整理床铺,洗刷马桶,特别是该院民入院时间短,常常想老家,整夜睡不着,她就耐心细致与X # I r # t p Q他交谈,与她说清,在老家的利与弊及在院内的好处。告知他所有院: s ( { Q 9 S +民刚入院时都有这样的情绪,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给与他无微不~ - 7 O y R 1至的照顾,生病送药送医,经常谈心讲笑话给他听,扶他晒太阳,上楼空调间里听音乐,安抚他,才安心下来,很少提了。其他院民都对她说x z j V O:“女院长(院民都这样叫),让他回家吧,还可B H + ] O h {以给你省麻烦呢。”但她就说:“我们院就是为政府分N | o : 7 j +忧# i ; { a i f S Y的机构,让他回去,就增加了村委的负担。”她就是N b I i b l _ $这样的人,把麻烦往自己身上揽,把便利让给别人。院民都说世上难找这样的人。
尊老爱老如亲人
为了更好地服务院民,入院后,她利用三天时间逐个找老人谈心,边听边记。把所有院民的基本情况,身体状况生活习性及喜好摸了个一清二楚,并整理成详细资料记录在自己的工作本上。她尊重每位院8 1 J J k民。总是“某爷爷”“某奶奶”“某婶”的叫着,从不直呼院民姓名。她对院民关怀体贴,把院民t ` o 0 M ` A { K当亲人。有位院民九十三岁患便秘,医生开了开塞露给她。回院后,立即给该老人上好塞露。5 i m , P g + B老人感动g t 4 ,不已,拉着她的手说:“做H ^ d / Z W ^ ; @儿女的都做不到这个,怎敢* - e让你帮我做这种事?”她就笑着说:“那您就把我当做女儿好了!”老人说:“哪有这么好的命,不过,也像女儿”。还有位八十六岁长期卧床的老人,体重一百六十多斤。她利用培训时所学的专业技能“轮椅转换”。只要天气好,就用轮椅推去晒太阳或推到其他老人坐的地方聊聊天,并利用此空档为老人换洗床单、衣被、整理房间。老人说:“你有这样好是好,但不能麻* & ` / l C ,烦你的。”她总是笑着对老人说:“不会麻烦的。”? ~ ~ `院内共三十多位院民,就有三分之一是失能或半失] : 3 4 - X能的老人。平常都要给他们整理房间,协助搞好个人卫生,清洗衣被,洗刷马桶,梳头剪指甲。每天为卧l t m #床u Z ( [ Y 老人贴换纸尿裤,常为卧床老人擦身换衣。每当这时, t b ?老人们就对她C r R ! t v J T说:T C ^ n I q“上天保佑你活到一百二十岁,在敬老院做到一百岁,让更多的老人享你的福,上天保佑你子孙满堂。”她觉得老人这样说,i ? U h a i即是对她工作的认可,更是一种鞭策。老人还问:“你到了退休年龄时,我们可Q 7 n = G e K W r以要求局里继续留你吗?”她说:“即使退休,我也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她合理安排院民的膳食,每当院民吃到她亲手做的馄炖、水饺、擂茶、松圆等美食时,总是赞不绝口说:“我们以前没吃过这个,来了个女干部真好。”她传递的这份正能量Z c x o W y 8影响了好多人,去年下半年以来,她的朋友及学生们分批分次携妻带儿来到院内奉献[ H F爱心,使老J ] = g ! t * V人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关爱,慢慢地消除自卑感。
在院长和邓小红的管理下,木兰敬老院工作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肯定,她, J } f ? M觉A %得做好自己的职责是“上为政府分忧,下替儿女尽孝”,把真情、关心和温暖带给每一位老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迹。特别是在年初抗战疫情期间,在年初二起敬老院就实行封闭管理,为了保障院内老人的安全,她坚持二十四小时值班值守,做好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许多老人表示:“有她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总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2 u @ w K为人民,能为家乡U f b e A人民做点事情感到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