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利用职权优亲厚友现象具有普遍性,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在“最后一米”成了唐僧肉,这种近在咫尺的“微腐败”,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石城县始终把治理“微腐败”让群众有获得感当作检验纪检w k ) v Q b ) J @监察工作的试金石,在珠坑乡试点建立村(居)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打通从严治党“最后一米”,让群众感受到风清气正社会生态的点滴变化,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直面问题,与干部同扛“一份责任”。8 s $ k D 6 H v对每L Q h一名村(居)干部的亲属脉络进行摸排登记,包括其配偶、双方的父: $ S g P 2母、子女及配偶、兄弟姐妹及配偶、祖父母* I 9 R、[ W T Q d S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法定抚养、赡养关系亲属等。将他们享受、承建、承接与干部履职岗位有关或职务影响的惠民资金、建设项f 2 w H v目,或享受县级相关部门、乡镇发放的非普惠制惠民资金,以及作为自然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承; r V建或承接惠民项目的情况,* X c Z D全部在村务公开栏或微信平台上公示。纪检监察机关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按比例对村(居)干部亲属涉权事项进行随机抽查,确保上报的亲属信息或亲属涉权事项准确真实。
补R o 1 ? r i齐短板,与群众同守“一片蓝天”。村(居)原来的村务公开栏有的被故意隐藏,拍照后撤掉z 7 -,v ! a有的被风雨或调皮孩子破坏,乡纪委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另外,农村大多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对村务公示不关注、也看不懂,为此,纪检监察机关派出专人向群众现场教g n f H j / l o学,保证所有在家群众对平台能知情,会监督;同时向在外务工人员微信推介,邀请他们参与网上监督,解决留守老人、儿童不会使用平台问题。+ T o l ~ h ; t“这是个好事情,能够帮助我们监督哪些干部存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行为,我不但支持,还要大力帮你们宣传这个事情。”村民孔令洲在听了纪委工作人员细致的讲解后说。
跟踪执纪,与部门同交“一张答卷”。按照“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原则,群众留言或投诉建议发至“阳光村务信息中心”,县直单位和乡镇2 I t f * z自发登录专项端口认领问题并办理,对核; . s T O 0 & G查发现不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及时取消,并作为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 ] ] J n q。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线上巡查和投诉留言问题督办工作,周巡查、月通报、季} } b问责。群众投诉留言办理,三天提醒回复、七天提醒办结,同时引入县纪委派驻组对投诉留言办理过程进行监督,群众回复满意的结案,不满意或超期办理的派驻纪检组跟进,并将最终结果向阳光村务信息中心进行o , | & N z x v [反馈,形成通报意见,由县v N / } ! ,纪委党风室追究责任。
“村(居)干部涉权; ^ O . N q事项公开”是该县完善基层治理、增强执政本领的积极尝试。据反映,该县在试点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平台管理机制,把涉权事项外延扩展到全县所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鼓励0 * i N C更多群众参与到村级管理和乡村自治中来,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城市社区纪工委 朱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