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上犹风光秀丽,今天骑行在南湖旅游公路上,感觉确实不一样,一路美景,很是享受。”仲春,数名来自赣州的山地自行车骑行爱好者驻足路边,倚靠石栏,拿着手机将眼前的灵山秀水定格在镜头里。
南湖旅游公路是上犹县专门为游客打造的观景旅游绿色通道,是该县生态休闲度假“百里长廊”上的一颗璀璨珍珠。“依托优越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做旺景区景点人气。”上犹县旅发委主任肖军介绍,高铁经济迎面而来,未来3年,是上犹旅游发展的关键期。按照生态休闲度假区的功能定位,该县围绕南湖和阳明湖沿岸,重点开展生态休闲度假“百里长廊”建设。
目前,生态休闲度假“百里长廊”沿线13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天沐温泉、南湖国家湿地公园、众和养生谷落地建设,南湖国际路亚水上运动基地惊艳亮相,印象客家?欢乐水世界等投入运营,犹梅线10公里乡村旅游产业带基本建成,博雅庄园、沁园庄园等农庄迅速兴起,农旅融合有了质的提升。
生态休闲游的火爆,不仅带来了人气,也让农村环境完美升级。行走在南湖旅游公路,道路两旁一幢幢干净整洁的客家民居错落有致,房前碧波荡漾的生态净化水塘让人眼前一亮。“以前大多是土坯房,现在换成了小楼,环境优美整洁。”东山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刘科秀告诉记者,通过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休闲、旅游潜能,以“三清洁、四整治”为抓手,县里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行动,垃圾有专人定时清运,自觉分类或生态净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抢抓发展生态休闲游的机遇,“百里长廊”沿线村庄纷纷行动。素有“葡萄村”美名的洋田村就是其中一个。如今,全村涌现了曾日磊等20余户种植户,种植葡萄面积300余亩。以葡萄产业为依托,以山、水、客家民居为特色,洋田村正加快打造集农业观光、农活体验、农家美食品尝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不断延伸葡萄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上犹“百里长廊”风光美,美的不只是风景,还有民风。“乡村振兴发展,不单是产业有、村民富这么简单。钱袋子鼓了,精神不能贫。”洋田村党支部书记钟守宾说,村民物质生活好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及时跟进,如“文明家庭”评比、除陋习树新风等活动,让乡村既外在美又内在美,既环境美又人文美。
以景区理念建设整个县域,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乡村,上犹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去年该县接待游客283.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46%。(黄传章 齐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