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提案,大到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小到针对百姓生活中的某件事,都是表民意、诉民情。高质量的提案,也能有效促进改革,推动发展,解决问题。
县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共提交提案103件,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县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103件,经审查立案103件,其中委员提案93件,政协专门委员会和界别提案10件。截止2017年底,所有提案已办理答复完毕。其中承办单位全部采纳委员建议45件,占立案总数的43.6%;部分采纳委员建议53件,占立案总数的51.5%;作为工作参考的5件,占立案总数的4.9%。委员满意的100件,基本满意的3件。
群力助脱贫
六大攻坚战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委员们围绕重点,提出了《关于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关于重视企业科技人才引进的几点建议》、《关于在精准扶贫中加强贫困户和工业企业信息互通的建议》等提案。县委、县政府积极采纳委员建议,深入贯彻“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及时制定出台了《上犹县工业首位产业扶持办法》、《上犹县2017年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计划》等文件,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入、兴产业、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举全县之力打好“六大攻坚战”,为我县实现如期脱贫摘帽、同步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着眼生态谋实举
良好的生态是上犹最大的财富、最强的优势。委员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关于保护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建议》、《关于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关于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的建议》等提案。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与治理、城乡绿化彩化等工程,持续推进“三清洁、四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大力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提供了好建议、好点子。
经过不懈努力,我县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成功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和“省级森林城市”,入选“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大领跑县”。
立足民情献良策
政协委员们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履职的落脚点,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文体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关于完善医疗卫生系统人事相关制度的建议》、《关于加快发展我县养老服务业的几点建议》等提案,为我县民生事业发展出谋划策。
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促进我县民生事业发展的系列文件,加大了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方面的投入,思源学校如期开学,梦想家园保障房一期乔迁入住,新区医院、西亭棚户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加速推进,全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聚焦城市建真言
建设宜居宜游宜业上犹,是每一位上犹人的心愿。委员们聚焦城市建设,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县城市管理的几点建议》、《关于完善城区环卫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的建议》、《关于加强居民教育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建议》等提案,为县委、县政府破解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节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近年来,我县围绕“一轴三区”城市发展框架,实施了水南大道西延、城市排水排污管网建设、老城区改造提升、城西旅游带景观打造等项目,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年”活动,整合城管、交管、市监、交运等部门力量对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停乱放等违章行为进行了有力整治,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变“脏、乱、差”现象,全力提升宜居品质,为创建文明城市创造条件。
过去的一年,县政协常委会以贯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在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通过增强委员做好政协提案工作的责任感、为委员搭建知情明政平台、围绕全县工作重点选题并开展调研;适时组织委员跟踪、督办,推动提案成果转化、对103件提案办理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并对38个承办单位“回头看”情况进行督查等措施,确保提案件件有回复,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提案工作的良好氛围。(钟芳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