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来到上犹县黄埠镇合溪村万亩油茶基地,举目望去,但见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在崇山峻岭间盘山而上,满山的油茶树被累累的茶果压弯了腰。正在巡山的基地负责人廖太祺指着一株株挂满硕果的油茶树说:“基地1600多亩油茶林进入丰产期,仅劳务支出就要160多万元。”为打好脱贫攻坚“秋冬会战”,上犹县积极引导帮助全县13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发展产业或参与产业建设,全面实现产业就业扶贫全覆盖目标。
上犹县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蔬菜产业、食用菌产业、茶叶和油茶产业、特色种养产业、光伏产业、电商产业等六项扶贫主导产业,落实到户奖补、扶贫信贷、扶贫专岗、贷款入股、业务培训等五项扶持措施,全面建立起蔬菜产业大棚租金收益分红、食用菌产业收益分红、贫困户家庭式产业收益、大户链接收益、村集体资产收益分红、光电产业就业务工收益、电商产业链接收益、旅游扶贫收益等贫困户增收渠道。
该县采取“社会投资、政府奖补”和“政府投资、贫困户入股”等方式,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截至目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2万亩,现有集中连片50亩以上蔬菜基地34个,基地总面积9120亩。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投资4180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智能扶贫出菇车间基地和普通栽培棚基地980亩,订购食用菌栽培袋300万袋。按照“合作社指导、订单式发展、差异化奖补”的方式,鼓励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家庭产业,目前全县已有8100多户贫困户结合自身特点发展了果业、蔬菜、毛竹、速生丰产林以及养鱼、牛羊、鸡鸭等种养业。同时,按照“扩规模、提质量”的要求,该县持续推进茶叶、油茶“两茶”产业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新增发展“两茶”产业面积5500亩,其中茶叶2000亩、油茶3500亩,重点打造了忠誉茶业、犹江绿月、强旺油茶等20余家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基地及龙头企业,累计带动全县3600余户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务工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建设。
为了让贫困户优质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搭上电商的“快车”,上犹县积极构建了“公共服务体系+农产品营销体系+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新模式,依托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了1个农产品运营中心和102个乡村电商服务站和益农社、1个“邮乐购”县级服务中心,重点销售茶叶、茶油、生态鱼、笋干、蜂蜜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目前,各服务中心及站点吸纳642名贫困人口在电子商务产业链中就业,为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820万元,带动全县1000户以上贫困户增收脱贫。
借助“去扶贫”平台,该县还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产销对路的家庭产业,有效解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产业难、销售产品难的问题,实现长久、稳定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县已在社溪镇、寺下镇、油石乡等4个乡镇10个行政村开展试点,现已录入 115 户有农产品的贫困户信息,开展农产品义购508次,实现交易额10万多元,获益贫困户81户,户均增收1284元,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黄传章 记者 曾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