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打造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双赢”样本

  

  我县通过生态治理园,提升生态“颜值”,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的“双赢”。

  我县坚持治山、治水、治污“三治”同步,全面实施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以及上犹江陡水流域综合治理、水源涵养工程等项目,构筑起沿江沿河污水处理、农村面源垃圾治理、生态岸线修复、水源涵养林保护等四道生态屏障。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农村生活污水、农村河道淤堵、农村面源污染,从源头上保护了生态环境和饮用水源。

  同时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茶叶、油茶、花卉苗木“两茶一苗”以及蔬菜、生态鱼等农业产业。目前,全县共有36个千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基地,茶园面积10.11万亩、油茶面积34.8万亩。推动农业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目前,一批现代农业庄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仅犹梅线开心农场乡村旅游产业带发展了100多家生态农庄和采摘园。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上犹的响亮名片,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4%,接连摘取了“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全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单位”等荣誉。

  我县还大力发展以物理加工为主的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同时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项目,大力推广运用节能环保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近年来关闭和搬迁了137家污染企业,拒绝了160多个对环境有破坏或污染的产业项目落户。打破常规引入基金、股权、设备租赁等新型运作方式,投资22.4亿元的玻纤龙头企业元源新材实现点火。短短几年,规模以上企业从6家就迅速发展到24家,主营业务收入保持35%以上的增长,获批“中国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生态工业成为引领上犹发展的“强力引擎”。

上一篇

关于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补报入闱人员资格复审和体检等有关事项的通告

下一篇

汉中市道协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祈福法会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