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犹县城中村棚改安置房建设项目、英稍片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上犹中学南湖校区建设工程等21个省大中型项目已开工复工,越来越多重点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陆续复工开工,建设也正有序推进中。
重点项目复工开工情况如何?防控措施是否到位?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县部分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2月20日上午,融媒体记者来到上犹县城中村棚改安置房建设项目建设现场。
“您好!请配合我们测量体温,并填写登记表。”在上犹县城中村棚改安置房建设项目建设现场门口,记者看到,戴着安全帽和口罩的员工们正在排队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和信息登记。
正在排队等候的员工告诉记者,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只是每天上班前的例行检查。在工地入口处,还设有电子关卡,有专门的安保人员严格管控出入人口,未佩戴安全帽和口罩的员工不得进入。
进入项目建设现场,戴着口罩、安全帽的工人们正有序作业,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此起彼伏,与机器轰鸣声交织,奏响重大项目建设的“复工曲”。
城中村棚改安置房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何裕龙告诉记者,所有复工人员在返岗前都必须确保身体健康,并积极利用当前晴好天气,加紧推进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照时间节点完工。施工现场,食堂,宿舍等地方每天都会进行消毒处理,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会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与工人的安全防护情况进行巡查。
在工地现场,记者看到,疫情防疫安全教育知识宣传专栏、海报和横幅随处可见,此外,为了防止中途出现个例身体不适或体温异常等不可控情况,工地还设置了应急管控的“留观区”。
吊臂起落、机器轰鸣、土方车来回穿梭....在上犹中学南湖校区项目建设现场,25辆挖机和铲车同时作业,现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景象。据了解,上犹中学南湖校区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263亩,将按78个班3900个学生规模建设。
在英稍片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现场,现正处于平整土地阶段,现阶段工作人员较少,车辆设备较多。针对该项目情况,相关对口单位也做了针对性帮扶。项目帮扶干部廖良祯介绍说:"目前,我们协助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的核查登记,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日常的高频率消毒处理,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车辆进行了严格管控,确保项目达到复工标准,将疫情对项目的影响降到最低。"
为加快项目复工开工,早在春节期间,我县就全面梳理了今年列入省市县重点调度的重大重点项目,对项目建设中和开工前期存在的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每个重大项目实行“一名县领导、一个服务部门、一名责任干部和一张问题清单”措施,疫情期间由县领导带队分赴项目现场,进行走访慰问和帮助解决项分目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项目投资建设的不利影响,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截至2月20日,全县省大中型项目25个,已复工项目21个,复工率84%,市重点项目7个,已复工6个,复工率85.7%,处于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