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日报:上犹营前推进就业扶贫

  12月19日,《赣南日报》以《上犹营前推进就业扶贫》为题,聚焦我县就业扶贫工作。

  

日前,记者来到上犹县营前镇就业扶贫一条街,走进文兴电子厂扶贫车间,只见2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熟练地插着手里的电池配件,一个个电池灯便呈现在眼前。“一个4分钱,一天能挣几十块钱,每月还有300块钱的补助。”象牙村的李木娣说,在这里做事,心情都更好了。李木娣早些年一直靠低保维持生活,前几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帮扶干部介绍到扶贫车间后,她除了挣得一份工资外,还每月享受工资50%的补贴(最多不超过300元),加上低保金、种养收成,一年下来有1万余元收入,今年年底就可以顺利脱贫了。

  

  贫困户要脱贫,就要有稳定持续的收入。上犹县营前镇把就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探索了“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为企业和贫困劳动力搭建招工、就业桥梁,在圩镇人口密集区引进5家企业打造就业扶贫一条街,在各村人口集中处还分别开设了11家扶贫工厂,贫困户可以选择在厂里上班和拿回家加工制作,解决圩镇和各村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问题。目前,16家扶贫工厂共带动3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受益于就业扶贫政策,不少贫困户走上创业之路,当上了扶贫车间老板,合河村贫困户钟永佳就是其中一个。记者在合河村永佳电子厂见到钟永佳时,他正在完成最后的检测工序。

  “100个成品里面超过3个不亮,就要全部返工,我得仔细检查一遍。”据介绍,在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钟永佳通过帮扶干部的宣传,了解到党和政府大力鼓励创业脱贫,有许多政策扶持,便萌生了在家创业的想法。

  在帮扶干部的牵线搭桥下,他在银行办理了8万元的贴息贷款,于2016年兴办了永佳电子厂,主要生产电池盒灯串,目前链接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发放工人工资30万元以上,带动周围贫困户就业脱贫。

  

上一篇

间接导致大明灭亡的万历三大征,虽巩固了疆土,却也大伤明朝元气

下一篇

胃越养越难受?关于“养胃”的4个说法,胃病患者需尽早了解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