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在“富足之家”购买农特产品农产品怎样更快更好卖出去?为民服务还有哪些短板……上犹县供销社在主题教育过程中,积极开展“自我检视”,突出问题导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主题教育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发挥部门优势,务实有效推进主题教育开展。
寺下镇富足村,是上犹县供销社精准扶贫挂点帮扶村,由于该村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资源相对匮乏,一直以来都有“富足不富”的说法。为此,上犹县供销社聚焦主题教育目标任务,探索“一二三”帮扶方式,为群众脱贫致富找出路找办法。搭建“一个平台”,为农副产品找销路。上犹县供销社联合乡镇把老村部加以改造,建设为“富足之家”,形成集收购、销售农副产品、农业就业技能培训、福利工厂就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就业电商平台。10月份,完成农副产品交易次数20余次,交易额达4万余元,为全村80余户农户农副产品找到“买主”。上犹县供销社还充分利用部门行业优势,将“富足之家“与全国供销总社电商平台“供销e家”对接,进一步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两大产业”,为群众增收找路子。富足村人多地少,如何向有限的土地要效益?上犹县供销社与寺下镇镇村干部结合富足实际,提出了“项目带动,产业致富”的方子,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单位联系,着力推动种植、养殖两大产业发展。积极与社科院对接,落地“合作养牛”养殖产业项目,该项目链接贫困户30户,每户每年可增收约1500元。在2018年引进食用菌项目之后,今年10月再次流转土地100余亩,引进老板投资280万元发展茶叶种植,两大种植项目可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40余人,链接贫困户30余户,每户可增收2000余元。完善“三项制度”,增强服务群众能力。上犹县供销社克服工作力量紧张困难,派出了两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驻村定点帮扶,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在精准帮扶中,上犹县供销社要求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做到“三到位”,时间上“多一点”,实行驻村干部每月在村22天全力推进脱贫工作制度;目标上“高一层”,做到“帮有任务,扶有重点”,每位帮扶干部建立任务清单销号制度,对照工作标准,逐户逐人过点到位;资金上“送一程”,上犹县供销社通过社机关“省一点”,上级“争一点”等方式,加大精准扶贫帮扶力度,今年三季度仅在支持村孝老食堂建设、爱心助学、乡村环境整治等工作中,投入资金2万余元,资金用到了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