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曾经的“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如今“华丽转身”美如画。“村里变化真是大,没想到还能过上这种好日子。”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纷纷点赞。
山一程,水一程,沿着蜿蜒的水泥公路,日前,记者驱车来到“油米之y J 4 e z B |乡”上犹县紫阳乡胜利村一探究竟,整齐的客家民居、平坦的乡间小道、金黄的富硒水稻等一幅幅令人神往的乡村振兴美景接续呈现。
胜利村“华丽转身”的背l : q ?后,不仅依靠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 s T R t也离不开上@ . 5 _ $ = S 2犹县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千方百计谋发展,持之以恒真扶贫、扶真贫的5 G E -接续奋斗。“脱贫后,‘外= 2 ` X ? k V 0 ]行’人都说可以松松劲、歇歇# { H T Y O 2脚,但我们始终如一、撸袖加油。”驻村第一书记余先扬如是说。g # ] g 6 $ { P
借力“税企”平台“点对点”拓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上犹县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创u s p k *新[ M % & C服务方式,借力“税企”这个平台,通过贫困劳动力“点对点”推荐就业,全力打通M / i ~ D w - #外出就业的“第一公里”,实现疫情防控与劳务输出工作的两不误。
为了帮助村民找到合适的工作,驻村工作队员借力“税企”这个平台,与[ 4 d S X f U负责县工业园区税收管理[ S : 8 / f 8 * c的东山分局沟通,并把收集整理的贫困户就业意向信息,交给税务干部去推荐就业,这一举措收效甚好。
家住井珠头组的脱贫户张庭香,一直和爱人@ - Q U ~ g f G在家待业,因为疫情不能及时就业,心z n里非常着p & 0急。借力“税企”平台,通过帮扶干部的介绍,张庭香妻子杨改6 } 4 0 @ ?在上犹县工业园区找到一份满意工Y N 3作。“感谢税务干部为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杨改感激地说。如今,在赣V ~ T d ^ h m A州市聚盈无纺布有~ $ { l @ l ,限公司务工的杨改,一个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生活又有了新奔头。目前,借力“税企”平台为k D 9该村推荐就业13人。
发展富民产业增C R 0 * S q加“造血”功能
夏秋之交,稻菽飘香的田野上,沿途处处是滚滚稻浪,远近皆是村民X * n u # -辛勤劳作的画面。
驻村第一书记与药材种植户交流指导种植技术
问稻哪得香如许?“山清水秀的胜利村生态环境好,土壤肥沃富含硒元素,非常适合种植富硒水稻。”余先扬说,为了让更多的农户种植富硒水稻,他与常驻队员、村“两委”干@ = $ q / 部,通过入户宣讲、组织开展“乡间夜话”等形式,广泛动员农户种植富硒水稻,还经常奔走田间地头宣讲种植技术。
同时,大力鼓励农户和种粮大户承包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种粮大户和农户承包良田后,剩下的小块田或处于偏僻地带的山区田,则由村集体耕种,增加村集体收入。今年,该村种植水稻面积累计2600亩。“往年只种中稻一季,产粮5000多斤,今年早稻、中稻、晚稻都种了,预计能产粮1.2万斤,仅此项收入就超万元。”脱贫户x d 6 ( ? 5谢太忠说。
人居环境整治新颜舒展山水间
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青砖围墙/ v 8 Y 6 |完美点缀田园风光……漫步胜利村,一幅美丽宜居乡村图景在山水间徐徐展开。
胜利村“乡间夜话”活动现场
这一切变化,源于大力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e X ; d _ j #为了让村民生活的更舒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乡间(午)夜话”和“j N 9 R : a扶贫专岗”会v t z e = k议等形式,号召贫困户从自身做起,做好“五净一规范”,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R H [ $ , T “我自己的院子,我想咋地就咋地。”个别村民不理解,驻村工作队就顶着烈日逐户动员,唠家常说政策,真情劝说:“院子干净了,自己看着舒坦是不是?再说了,你看隔壁老谢家收拾得多干净啊。”有时工作队还和农户一起收拾,` . ]慢慢地,农户门前屋后乱堆乱放少了,甚至不见了。“村民卫生意识大为改观,一些观念固化的老年人也在慢慢转变观念。”余先扬说,如今村民q I * A自觉清理杂乱物品,乱扔垃圾的行为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