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邹婷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为加大志愿服务资源整合力度,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协调、运作机制,我市充分调动党政资源、民间力量和农村党员群众的力量,打造群众身边守` q b 8 X l :望相助、暖心永驻的志愿服务队伍。
人员队伍规范化
酷暑当头,在我市的街头却跳动着一簇簇红马甲,他们或在劝导行人文明出行,或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瑞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建设,我市按照“1+10+N”的思路,充分调动全市党政志愿服务力量,组建1支1 d F E S # { 瑞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市委书记任总队长,组建10支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和N支志愿服务队。全市17个乡镇参照市里做法,均组建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乡镇专业志愿服务队。
同时,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公益组织、民间力量等志愿服务资源,充实活跃 V i a 8 Y v F }志愿者队伍,丰富志愿服务内容,规范志愿服饰标准,组建了8支民| 9 P * F间志愿服务队,通过建设志愿服务孵A u p 9 K 8化# i 4 * n 6 中心,孵化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此外,) * y d W通过“城乡联动、以城带乡”,引导城区经验丰富的志愿服务组织指导帮助各村(社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成员R N 6 X 7 * t由农村党员、“五老”、乡贤、村(社区)后备力量、热心公益群众等组成,建F ) 1 ] G 2 M成一支“不走的农村志愿服务队”。Y 9 y 8目前,全市拥有市、乡、村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共455个,实名注册志愿者5.7万余人。
志愿服务项目化
眼下正是农忙时期,黄柏乡马荠村的村民李大爷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下了一单“需求”:家里劳动力很少,希望有志愿者来帮助插秧6 h m ; R。“没想到,点完单不久,志愿者们就上门服务了!”李大v ` F P爷0 J P $满/ { z m $心欢喜地说,“志愿服务平台真是太贴心了!”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2 _ q : 7 | M 6 L,文明实K n W s ` 5 z n践就提供什么。我市积极引导志愿G m | m _ u服务“活动”向“项目”转变,充分利用实践站面向社会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和需求,搭建志愿服务项目库,收集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r 7 s & k、所、站三级志愿服务菜单,划分{ ) 6 = P 6 S &政策理论宣讲、法律服务、医疗健身、助学支教、A K - w扶贫帮困、应急救援救护、爱心服务、移风易俗、平安创建、科技科普、便民服务等多个类别,累计惠民项目120多个。
通过“点单”“派单”式3 , n 5服务,推动志愿服务精准、有效、4 O C持久配送到基层,打通宣传群众、教= U d G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活动开展常态化
7月@ [ U29日,“时代楷模话党恩践行初心担使命”主题分享会在九V 0 0 m & u G堡镇密溪村进行,活动环节丰富,内容感人,群众喜闻乐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喝彩X V : A ^ x S 9 H声不时响起。该活动只是我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常态化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我市建立“红都志愿服~ | ] ) ^ N %务日”制度,明确了市副处以上领导每月至少带头参加一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带动全市志愿者在农村沉下心、扎下根为民办实事。围绕“服务、教育、实践”三大类功能,要求各实践F Q e站定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动员全市各级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志愿服务k n b =活动。n O g [ r # i同时,对各乡镇和有关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周汇总、月通报,督促活动开展常态长效。推广使用“学习强国”,通过下载网络资源、将内容转到电视、投影或广播等,组织群众线上线下学习。今年以来,我市共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扶德扶志、感恩奋进”“话脱贫、颂党恩”、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整治、粮食生/ ; ? f产、“感恩生日会”、爱心义诊、政策咨询、免费理发、写春联、拍摄全家福等志愿服务4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