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芬)房前屋内干净整洁,活动广场夏花灿烂,村民看见路面有垃圾随手拾起丢入垃圾桶……这是记者近日在万田乡麻地村看到的新风新景。
“我乡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结合本乡村实际采取‘三先三后’工作方式,形成干群同心} } M O ; p K ] N、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变,居民幸福感、T 1 # ,满意度大幅提升!”7月30日,该乡副乡长谢洲平向记者介绍了9 o p J z e C I“三先三后”工作法的实施和成效。
先硬件后软件。该乡围绕涉及群众生活切身利益的小事,从村民房前屋后水沟、W a :余坪、庭院、鸡鸭笼、柴草棚等设施整治提升着手,换取群众参与认同。进而通过设立“我爱我家”共建共享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等,营造保护环境、人人参与的良好乡风。
先强制后自治。该乡通过组建乡村环境整治突击队,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八乱”行为进行强制性集中整治,对房前屋后的柴草、建筑废料、田j u * Y q ; 间破旧围挡篱笆、堵塞的河塘沟渠进行强制清理,做到“露田、露K c 绿、露河、露坪、露房”+ 8 7。而后,由村民理事会牵头,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卫生评比、收取保洁d . 5 ^ X V ~ [ 5费、积累志愿服E V b % / A务积分、发放盆栽绿植奖励s D G f等活动,建立村民自治自理、自觉保护环境的长效运转机制。
先党员后群众。该乡积极. T l Q . V j z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干K q ) = c j部”、党员代表、乡贤、“三小组长”等D ` [ d o k 4群体的带头作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分步骤推进。由乡成立督查组,先集中入户督查村干部家庭环境卫生,然后入户督查“三小组长”、“党员代表”等家庭环境卫生,e # u . = 6 2对不合格的要求整改并适当罚款,之后再对普通M : c M群众的家庭卫生进行整治,由党员干部做表率,促使“不清洁家庭”7 p = 1向“清洁家庭”看齐。
“这些年来村里的环境变化很大,通过政府的宣传引导,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增强了不少,每天看到家里村里都干干净净做事都觉得轻松愉悦。”一直在家自主创业的麻地村大南坑小组村民余小明对于村庄环境的变化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