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融入全市千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在宁都投资建厂,形成以童装为主的轻纺服装首位产业。小衣服在宁都织就大产业,一件衣喧闹一座城,助力宁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火热的夏日9 U (,沸腾的工地。行走在宁都县童装智造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处处感受到如火如荼的攻坚氛围,这个项目已有18栋楼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建成约22.5c ; b i o Z万㎡,预计年底将全部竣工交付使用。作为首位产业的龙头带动型项目,宁都童装智造产业园二期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宁都轻纺服装产业的集群发展。
宁都童装智造产业园二期项目的快速推进只是宁都着力完善产业平台的一个缩影。宁都计划到$ 7 J 1 d D2021年共投资20亿元“筑巢引凤”,建成标准厂房90万平方米,建设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产品检测、展示展销、线上面辅料交易等为一体化的智能童装产业园,企业仅需“拎机入驻”。
江西巴迪小虎服装有限公司是从广东东莞转移落户宁都的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知名童装企业。作为首批入驻宁都童装智造产业园的企业,公司以智能智造为核心4 / E (竞争力,快速成长为宁都轻纺服装的龙头企业。目前,企业已建成智能化童装生产线16条f ? Y L 3,二期新增智能吊挂系统已完成设备安装。
今年,企业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抓住疫后新机遇,订单不断攀升,营业收入逐月大幅增加。
引进一个,带来一批& Y C i Z A o ;,壮大一群。在巴迪小虎的“酵母效应”下,盛5 ] { d W | Z `煊服饰、明德服饰、吉米、家骏婴童等a t l j ) n 9 P一批轻纺企业纷纷落户宁都。2019年全县有轻纺服装企业及个体户近千家,规b s ~ k p d 4 M模以上轻纺服装首位产业企业29家,年营] V ] 7 ~ Y 1 0业收入超35亿元。
产业集聚发展,不仅使宁都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更让当地群众就业有了好去处。竹笮乡新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赖华珍,以前一直在广东务工,_ w j ` g z S 4受疫s ; F A G V情影响,今年她选择就近就7 1 8地就业。
在宁都工业园,与赖华珍一样选择在家门口, 1 E 1就业的剩余劳C F N % ; ; {动力越来越多。今年35岁的杨海燕原来也是L H Z /在江苏从事服装行业,现在她是盛煊服饰生产车间的组长,工资待遇不错,发展前景也好。
今年以来,宁都坚持高位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积极开展“千名干部下: 2 e h J v d Y基层、防控疫情促生产”活o $ ! ^ $ e t动,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全力推进一名县领导、一个部门和一名干部挂点帮扶联系企业的帮扶机制,研究出台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33条政策措施,动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i c _ X o,扎实做{ = Y T # _ +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今年1-6月,全县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8.64亿元,同j j # g !比增长4.03%;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19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利税, x b 5 P : @总额3亿元,同比增长0.24%。全县轻纺服装全产业企业直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00余人,年均增收- b 4 R 3万元。
工业是宁都经济发展的“短腿”,如何伸长这条“短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成为宁都县委县政府凝心聚D ? { i J ) }力主攻工业的突围方向。
在深入推进“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工作中,宁都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确定以童装为主的轻纺服装首位产业,不断加速产业集群,增强平台支y , = w S e F j撑,优化营商环境,建成童装智造产业园,走出了一条智能智造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之路,使传统产业迸发新动能。在宁都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正上演小衣服织就大产业,一件衣喧闹一座城的精彩故事。(逸仙、志龙、成城、曾勇、小荣、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