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走进宁都,登上翠微峰主峰顶,环视眺望:抬眼处,群峰叠翠,云雾缭绕;俯首处,山道蜿蜒,游人如织。近年来,宁都县依托秀美山水和人文历史,围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梦想中的翠微大地“看似一幅} N { | R 2 H V I画,听像一首W a t } N & P歌”的美景已经实现。m l g ,随着城乡环境的改善,不仅带旺了旅游,还吸引了大批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有山有水有韵味
闲心对绿水,清净两无尘。在距离宁都县城仅20余公里的千年古村东龙,自然风光与艺术氛围相交融,荷香氤氲,远山如黛。
这里曾是赣北人民南下通往福建沿海地区的捷径,以“千年古村、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间大屋”名动江西,有江南第一宗祠村的美誉,吸引众多热爱绘画、摄影的朋友慕名而来。
笔者走访时,巧遇一群前来写生绘画的学生。“这里非常原生态,希望能够一直保持下去,不要破坏它。”w p ~ - %学生凌志告诉笔者。
“我们有好的东西,就要懂得发展与保护。”该县文广新旅局局I ~ O q长叶靖华} m K M . B @ [ H介绍说,近年来宁都致力于外塑“颜值”| = #,内提“气质”,让宁都百姓共享城市品质、乡村环境。
在县城,宁都充分利用~ ] 4 a m 5滨江资源,把山、水、桥、城有机融合,高质量打造一H [ |流滨江风貌带,建成“城中有湖,城边有江”的独特风景。
在乡村,按“一村一品”“一村一规划”的思路,与当地特有的民俗活动相结合,打造成别具一格的旅游景点。
围绕特色,突出 v a +亮点。宁都以“乡X ! i g $ _村基底 文化旅游 特色产业”为切入点,重点打造出梅江运动小镇、石上奶香小镇、小布茶香小镇等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形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村舍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每年吸引100余万人次前来参观、体验O E A r : 2和游玩。
有根有脉有灵魂
“我宣誓,热爱祖国,h ^ 9 r B理想远大,勤奋学习,追求完美,尊重师生,孝敬Z x s c父母,遵纪守法,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7月1日,宁都小布中小学的学生们在“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旧址前庄严宣誓。这是宁都县依托红色* ~ n P { # 7文化资源,开展传承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一个缩影。
宁都县文化文物部门坚持革命遗址保护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u X 7 S 6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革命遗址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的作用,让广大青少年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能够以物知史、以物见人。
据了解,宁都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全县共有国家级文保单位4个、省级15个、县市级78个。省级“非遗”项目10个、市级13个、县级55个。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V H v M b f , Q。该县积极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运用生, & e ) M m F ?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具象化载体,对外树形象,对内聚人心= Z T G j # T,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熏陶。
留住城市文化记忆,讲述城市自己的故事。该县秉承开发决不破坏原有历史[ r p - : w ] #建筑风貌,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注重在建设中保护。每当夜幕降临,站在宁都古城墙,抚摸青砖墙,脚踩石板路,将世俗的心,q v 9 2 ] r # & 7沐浴在一片浅浅: s {的时光里。陈安民直言,“再过几年,她们将成为宁都人摸得着、看得见的乡愁。”
有梦追梦能圆梦
山有木兮木有香,心醉根兮根难忘。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留在家乡创业和生活。初S + = _ ? d见肖田赣江源生态农业的老板王名贵时,他正谋划秋季生产活动。E n 8 6 t b ? 2
敦厚温和、言语不多、白手起家的王名贵,经历多年的创业打拼,终于在当w 9 & 6 - @ 9地创办了小有名气的生态农业公司。“这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U A N i ( K @让我在创业途中少走了不少弯路。”王名贵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默默耕耘,执着逐梦。王名贵计划投资2000万元,用于农业技术开发、旅游资源开发、餐饮住宿服务、农林开发、中草药种植等10余项目。
然而,王名贵并非个例。
宁都积极N m p k 6 g N创造优良条件为有志青年提供发展空间。A A : F + 4 :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建设农民工创业园,提供反乡创业就业。
同时,为解决企业资金难问题,该县创新创业D X ! [ p贷款政策,拓宽创业融资渠道。2014年以来,宁都累计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72亿K # : ; .元,通过创业贷款贴息扶持创业带动就业30383人。
此外,为破解各小企业技术瓶颈,宁都还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对口技能培训、集中培训、送技下乡等多种技能培训方式,得到众多创业者的好评。(郭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