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谋发——兴村富民带头人

日前,在宁都县钓峰乡源尾村万亩生态黄金茶园,村党支部书记谢谋发带领茶农们在给茶树除草、浇水、施肥。今年56岁的谢谋发,自2003年担任源尾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把村里的事当作家里的事,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以实际行动i o Z ^ D w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黄金茶园产“黄金”

尾村位于宁都县西北部,距离县城40多公里,全村383户,贫困户有62户,是“十三五”贫困村。如何实现兴村富民,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谢谋发倍感压力。

2014年,谢谋发与村委干部商议,分别引进了油茶、甜橘柚、黄栀子e ! S , b、黄金S z 1茶等产业进行试种比较。源尾村人均耕地少,碎片化,但气候湿润温和,适宜黄金茶的生长M d ; 1。此外,黄金茶周期短、效益高,并且黄金茶E S & ] S ; L基地的老板张国海从业十余年,经验丰富,有较好的投资基础,q + X b =销售渠道稳定。通过严谨比较,最终谢谋发和村委一班人选定! V _ ] q o a V l黄金茶作为村民脱贫致富产业。

说干就干,从此谢谋发带领村民起早贪黑,流转土地,w _ d 宣传政策,每天工作时间将近12个小时。谢谋发的妻子廖四秀对丈夫既心疼,又支Z V ? # G持。她说:“有农活的时候,. 8 1 B / r c凌晨o ) * k四点他就起床了,C c [ j G . Z干完家里的农活,早上八点就去村委上班,一忙起来深夜才回家。”

接受新生事物,群众总有个过程。村民谢亦波一开始并不同意出租山地2 S g种植黄金茶。“虽然租金不多,但是茶叶长在山上,我们可以到茶园务工,有条件的可以认购茶叶一起分红。”谢谋发遇到不D y ( E理解的群众,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

村民谢贻新H s 7 2 + t D早年在外务C a * 3 P C O Z e工导致手部伤残,为帮助( U w f (他摆脱贫困,谢谋发安排他到黄金茶基地务工。很快,凭借自身努力,谢贻新由务工员升为管理员,并顺利摘掉Z g p k R F贫困帽。在谢谋发的发展培养下,2016年谢贻新光荣入党。入党之后,谢贻新的干劲更足了,育苗、管理、炒茶样样在行,已成为茶园基地里的“土专家”v ( # F | | _

据了解,源尾黄金茶基地长期雇佣劳动力近百人,目前,30多户贫困户参与其中。2015年以来,该基地每年支付劳务工资近150万元,平均算下来,每名贫困户的务K ) C P I工年收入达1.5万元,黄金茶园产“黄金”的设想已变为现实。

以“茶”为媒兴旅游

谢谋发说,源尾村党支部按照“支部找出路,集体有收入,党员当大户,群众能致富”的思路,通过盘活现有资源,引进龙头企业,集体连片开发茶叶基地6000多亩,村集体出资认购300亩,引l a o [ X Q , H领党员群众带头种植黄金茶,并探索出贫困户以产业扶贫奖补资金入股认购村集体茶园、参与茶园收益分红的新路子。2019年,源尾村集体茶园收7 $ # $益16.8万元,实现了村集体与贫困户“双9 Q b j B赢双脱贫”目标。

钓峰乡纪委书记温欣是源尾村的驻村领导,他告诉记者,源尾村在谢谋发的带领下,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效益,找到了一条持续稳O O R t ; k v o y定增收的路子,使一个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脱贫攻坚的示范村。2017年,谢谋发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优秀村支部书记”。

“产业做大做强了,村集体有收入了,I s n Z村容村貌得到提升了,下一步我们要以茶为媒,把乡村旅v p H游搞起来。”谢谋发的思路越来越宽,工作也越来越忙。他说,黄金茶基地正致力于打造种植、旅游、休闲、观光和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谢谋发说,去年开始,村里重点打造了黄金茶基地沿线4公里村组的新农村建设,着力优化了道路、广场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村庄面貌得到了较大转变,已逐步有了乡村休闲游的雏形。同时,村里成功争取并纳入到黄陂河省级湿地公园试点范围和县级自然保护区桃山界内,境内实行全封山政策,a 6 _ 7在开发茶产业时,将大量荒山利用起来,注重开展水土保持措施,也保护了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如今的源尾村山清水秀,茶园飘香,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借助乡村振兴政策,源尾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村民们也将乘着春风奔向小康生活。(曾嵘峰)

上一篇

自然资源部扶贫办主任刘晞出席碧桂园教育扶贫资金及煲仔饭机器人捐赠仪式

下一篇

赵多仙到我县调研脱贫攻坚和人大工作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