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劲吹文明风——关于我县加强乡风文明建...

夏日,走马宁都城乡,一股清新质朴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村里的道路广场干净了,村民文化生活丰富了,乡风民俗更积极向上了……

近年来,宁都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一批好人、一台小戏、一套民俗,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涵养心灵、破除陈规陋习,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一批好人:照亮道德n w p k h高地

近日,黄石镇的郭氏宗祠里正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一郭姓村民在给大家讲述“中国好? N u @人”廖竹生的励志故事。台上讲得@ t = l f ~仔细G ( p Z,台下听得认真。

宁都县以“点亮一盏灯,照亮 M I O z一大片( K = K !”的思路,把身边好人的培育挖掘、评选x * x g $ C表彰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Z @ - 6 3 d * % q工作的有效载体,坚持群众参与,用事实说话,侧重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坚持常态化开展评选活动。

宁都f x N | W p X县在县级层面开展“文明市民标兵”“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 o t [ &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基层广泛开展“好丈夫”“好婆婆”“^ P o E v好媳妇”j U f ? & * L等评选表彰活动。

同时,宁都县积极向省、市推荐“中国好人”“江西好人”“赣州好人”等,深入挖掘好人背后的故事,大力开展“道德讲堂”“新时代传习所”“t - = j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活动,让身边/ ( ] t t - !人分享奋斗故事,为全社会树立道德标杆。近几年来,该县先后涌现出8位“中国好人”,11位“江西好人”,38位“赣州好人”w H :

“好人现象”引发“好人效应”,越来越r ^ 0 ! 4 U u a多的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宁都县因势利导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由文明单位等带头,把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文o ) r w i艺志愿者等柔性融合,建立2K 6 0 f 5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县文明办、团县委牵头积极开展“邻里守望”“文明交通”“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目前,该县共有党员志愿者、环保志愿者、青年志愿者、6 L ? 5巾帼志愿者、慈善义工4.8Y 1 /万人,志愿服务总时长12余万小时。

一台小戏:滋养百姓心灵

近日,钓峰乡源尾村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大戏正在热闹上演,台下不时爆M J | ;发出欢笑声与掌声。

“剧社成立8年了,采用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只为带来更多h F 2 ? m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戏。”小布蓝衫剧社编剧黄学军介绍,剧社坚持“农民演戏、演农民戏、为农民演戏”,每年走乡串村演出100余场,“俘获”大批“农民粉丝”。

为让群众乐有队伍、乐有Q # - x ? !平台,宁都县采用“民间筹、财政补”方n m [ I式加大资金投入,村村建有百姓舞台,并引导成立舞蹈队、腰鼓队等表演队伍200多支。为给百姓带来更精彩的演. 2 0 o I 7 A 6 r出,当地还组织县内20名优秀演员作为特邀演员,开展小戏演唱“传帮带”辅导活动,给基层“自乐班”派驻导演排戏。

节目贴近时代、贴( I @ 3 # q j 7近群众、贴近生活。以黄学军为代表的创作人,根据百姓生活实际改编了一些新剧目,包括相R a Z R] W & I g @ 《遵纪守法》9 J 1 7 c C 2 ,、快板《和谐社会》,反映新面貌、新变D / i W | I / 9化的《父女逛街》《爱心传递》《幸福来敲门》等40余个小戏,弘扬了正能量,歌颂了新生活。

表演的是L 1 b ) ] T节目,滋养的是心灵。“他们的N l q h t n演出,看{ ~ A f / y f =完了、笑够了,回家一想还特别受教o + ) u z ( 5 5育。”“粉丝”廖华英说,看多了,学着做也F ) K T * . ~ e就更多了。对坊乡营上村村干部郭水8 J p S保说A o J W W d $起小戏的好处,也不禁感慨:“现在村里聚在一起‘嚼舌根’、喝酒打牌的少了,村民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多了。”

一套民俗:倡导N # = 1 L I y文明新风

“五一”小长假,趁着家人都回来了,家住对坊乡营上村的郭承志老人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七十大寿。老人没让办酒席,只是让孩子们买了个蛋糕,带着他到翠微峰走走看看,把出行s P Z旅游当作寿礼。走一圈下来,老人高兴地说:“用现在的时尚话来说,我也过了个健康低碳环保= { M的生日!”

在宁都,破陈规、除陋习的I H @ - c + [ $并非只有郭承志这一例。

为推行移~ N F g @ D U Q风易俗新风尚,宁都县大力开展“破陈规、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软”“硬”皆施,共同营造简朴的社会风气g q d J _ ) 0 E C。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硬”的方面以中央八项规k e b ; * S ? * y定精神等规定为标尺c 4 * e,“软”的方面借助村情民风等道德约束,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的作用,各村组成立由村干部、小组长、退休干部组成的红白事等理事会,并出台相关理事会章程,“三管齐下”推进移风易俗。

“结婚迎亲车不超过6辆,婚丧事宜提倡简单节约……”在黄石镇山梓村的宣传墙上,婚事新办、/ g O丧事简办倡导3 $ j % Q ; - & a标准写得一清: B j t { Z A : U二楚。“不大操大办,不大摆筵席,省钱又省力,减轻负担的感觉真好!”村民郭万生说,这么好的风俗,大伙个个} v S拥护,人人满意。

与此同时,保护环境、文明祭扫的观念也日渐深{ & n入人心。各乡镇兴起了以乡镇公祭、家族团聚、植树绿化、经典诵读等生态低碳A M ` u的方式追思先人的新风尚。

“移”出; ( J s新风尚,“约”出好风气,涵育9 % F t p 7 v { y新乡风。如今,乡风文明成为宁都县新农村建设的主基: U @ z % b D J调,一幅乡风文明的新图景正在徐Z z c 0 . m徐展开。(廖海峰、郭柳菲)

下一篇

关于2020年第一批认定扶贫车间的公示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