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纪实

“去年种的蔬菜已经全部卖完,抛弃成本净挣10多万元,现在我要抢抓时间,移栽菜苗。”宁都县青塘镇河背村村民何朝阳,一边在自家大棚里移栽菜苗一边说。

近年来,宁都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推动蔬菜产业向标准化、无害化、品牌化转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种菜:选好产业谋发展

在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前,宁都县青塘镇河背村村民多以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对于种植大棚蔬菜,根本就没想过。

2018年,宁都县引进了山东蔬菜种V / e ] 9植技术。因为青塘镇河背村生态良好,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当地政府便将3 , 3 8 M r 3 [该村9 ~ T Z z h J列为蔬菜大棚技术推广示范村。. 7 Q g 6 J w然而,河背村蔬菜种植推广过程却遭遇重重阻碍。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该村党支部书记何炳生仍记得他到村民家做工作时,村民不屑, E B } D s k一顾的i + C 2 l z表情,村民说:“发展大棚蔬菜,种辣椒,种了,卖给你吃啊a + 6 } C } K,我们不种。”

“那时发展大棚蔬菜对村民$ . ^们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何炳生回忆,当时村民担心种了卖不了,自己又没技术,根本种不好,O t l & e M Z万一亏了,自己在外辛辛苦A 2 s 苦打拼,挣得那点积蓄全打水漂。

为打破村民的s } ! F m d S T顾虑,当地政府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瑞克斯旺公司,通过示范种植,展示适合当地气候和市场需要 D 5 w %的品种,引导村民参与发展,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看了心动的何朝阳便试着承包了一个大棚,开始试种。

“新建大棚蔬菜,县财政每亩补贴2万元,还提供每亩2万元的贴息贷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全部由政府统一投资规划建设,并全程免费指导我们种植,帮我们跑销路,去年我种的20多亩蔬菜,大获丰收,抛弃成本,净挣10几万,现在日子是越过滋润。”尝到甜头后,何朝阳又主带贷款新建了. - t一个大棚。

种菜有保障,村民抢着干。何炳生指着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高兴地说:“大棚蔬菜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以前想干干不了。现在不同了,村里在外面务工的十几名年轻人都抢着回来承包大棚,种植蔬菜。”

抱团:做大蛋糕共致富

“这家种茄子,那家种辣椒,产品虽然丰富,但产量不高影响不大,菜贩子不会上门C ) @ # U ! * 3 z。”宁都县青塘镇富硒蔬p E 7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新生说,为了更好的发展,宁都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和市场需求,主要种植宁都黄椒。

“宁都黄椒好管理,行情稳定,今年已采摘六茬辣椒,卖了6万多斤,赚了5万多块钱,比以前种稻子强多了。”宁都县青塘镇社岗村村民孙九明开心地说,全部都种辣椒,一次就能收一大车,商贩也愿意上门^ A 7 W k A )收购,村民不用跑路,摆摊卖菜。

为促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宁都建设“一站四中心[ l R y M”(即院士工作站,F ) G !引种育苗中心、种植测试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严格按照“七统一分”模式,不断优化服务体T @ J e h N系,吸纳优秀人才,全面做好产前、产中b ! ^ $ %、产后全O 1 0方位服务,全力打造“宁都富硒蔬菜”品牌。

“以前贫困户虽是一起承包,但还是各干各的,现在有了合作社,他们统一买苗、收购、分成。”青塘镇党委书记汪远松说,这样不仅便于整合土地,利于标准化管理,还能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价格,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

目前T r T x =,该县已发展设施蔬菜3万亩,覆盖24个乡镇,直接带动2000余. o [ D |户农户参与发展,其中贫困户320户,促进周边10000余劳动力u 2 C # 1 5就业,其中贫困群众2000余人,种植户户均年增收20万元,宁都已成为赣南蔬菜产业发展的| 5 ) 5 . R 9 9主产区和核心县。

创优:农超对接惠民众

“现在我们种e 1 { r /的蔬菜已经被国家工信部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中心检测认定为“富硒”蔬菜,产品也远销香港、深圳等大都市。”宁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晓义说,蔬菜产业已C 0 o # ] 8 S X E然成为宁都农业产业中的特色优势产业。

严加管护,品质优良。宁都依9 ; ` : | G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富硒元素,o l ! 7 : t ) Q严格按照供港蔬菜、“圳品”等市场准入要求,组织开展标准化优质蔬菜生产,积极申报“宁都辣椒”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打造“宁都富硒蔬菜”品牌。

既要种得好,还得卖得好。宁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为“宁都富硒蔬菜”代言,结合外出招商引资带头“卖菜”。并牵头组建6支专业销售队伍,常年在上海、厦门、广州、深圳以及武汉、长沙、南昌、赣州等周边城市,分片开展“宁都H t 5 9 K富硒蔬菜”品牌宣传推介,对接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

农超对接,百姓受益。为提高菜农收益,该县积极牵线搭桥,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积极组织菜农和合作社负责人参加蔬菜经济人培训,提升业务能力,鼓励引导他们分赴城市批发市场、乡村集市档口、企事业单位机关食堂、学校、大p & J P e型餐饮公司等地推广销售,与各大商场及经销商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行新鲜农产品“超市 基地”的供应模式。目前,宁都蔬菜不仅获得深圳海吉星、广州江南、上海江桥等大型市场的准入许可,还获得了《供深食品评U O ! h : { e t价证书》,并与深圳、广州、长沙等120多家经销商建立蔬菜销售合作关系。(赖小荣)

上一篇

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召开

下一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73159部队调研组一行到我县调...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