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因相互信任而发生借贷关系,本是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而应提倡鼓励的行为,可一旦一方不守信用,做出“有借不还”的事情来,就有损朋友之间的情谊了。
2018年6月9 日黄某因经营不锈钢配件店资金周转需要向王某借款人民币10万元,并签订协议约定借款期限3s f f U } * 0 }个月,月利息为2%,由吴某作担保。在约定的还款日子到了后,王某多次找黄某催要,黄某和吴某两人都没有按期偿还, 2020年1月15日前黄某仅支付了2019年5月25日前的利息,而本金及剩余利息未支付。不得已,王某一纸诉状将黄某、吴某两人告上了法庭。黄% h k K y某接到法院通知后,与王A O Z ! z V Z ! s某协商,是否可以撤诉,王某答应F & ( p _ e m可以撤f k G 2 I d * u诉,前提是黄某要将10万元本金和利息还完。之后,黄某在协商期限内只还了本金65000元和利息,还剩35000本金未还,写下欠条一张(但这张35000元的欠条中,担保人未签字),经王某多次催黄某和担保人吴某,黄某都以缓一缓为由拒不偿还借款,于G Y ~ V . v ; q 3是,王某再次将黄某和吴某诉至县法院。县法院按照诉前调解程序,将案件转交至县司法局“万家和“党员调解室进行调解。
4月20日上午,当事人王某与黄某来到“万家和”党员调解室进行调解。调解员告知王某和黄某诉前调解相` # P f 5 ~关事宜后,询问王某是否放弃对担保人吴某的起诉,王某称不放弃,并要求吴某继续担保。
起初,V y l i ) u x王某很恼火,d q & 6称黄某不讲信用,后悔借钱给他。黄某则表示一定. 1 5 b x ] y -会还钱给王某,只是由于年前年后受疫情影响,可否再宽限几个月。+ ^ $ a u : [调解员认为,债务理应清偿,合法的民间借贷受U R Z O 1 {法律保护。在听取双方意见后,调H m V t K m解员耐心细致的做当事双方思想工作,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 . F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规定》和《~ p p Q + u民V { K 4 A s -法总则》相关法律规定,向当事人阐述E B /应履行的责任和应承担的义务。2名调解员从当事人的诉说中了解到,双方o n W 3 c u u当事人还是愿意坐下来调解。于是,调解员询问了王某是否可以宽限几个月分期付款。王某直爽的回答,表示可以宽限几个月z Z ~ N ~ ! -,前提是一定要吴某一起签订调解协议,原因是当时王某借款给黄某时吴某是担保人。黄某随后联系吴某,吴l B `某也同意在协议书上担保签字,但由于吴某人在外地确实无法回来。于是,三方约定于4月22日上午到“万家和”党员调解室调解。
4月22日上午,吴某并没有来到调解现场,称自己在广东一个猪场做检测,鉴于当前疫情如果要他回来签协议的话8 e 1 @ i,回来也要先隔离14天。两名党员Z d z z (调解员得知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想到可以线上调{ s _ R (解,但是吴某说他那里I , : 2 K没有这个条件,没法进7 d i Y Y Z行线上调解。最后,王某提出,是否可以与黄某达成协议后,通过微信发给吴某,在吴某确定无异议的情况下,由吴某自行打印5份调解k v V协议书等相关材料,签好字盖好章,通过邮件原件寄回后,王某和黄某双方再到调解室进行现场签订协议书。调解员在担保人认可的情况下,采纳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5月17日,黄某收到了吴某寄回来的调解材料。调解员确认材料无误后,三方5月18日签订了调解协议。
经调解,三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1.黄6 i .某分三期还清王某剩余借款本金35000元,并自2020年2月1日起至还清借款之日止按1%的月利率计付利息,即s y 6 ; T Z黄某于2020年5月31日前归还U C - 0 n : i本金1万元及利息1400元,2m 5 [ s - ! t ! E020年6月30日前归还本金1万元及利息250元,2020年7月31日前还清本金15000元及利息150元给王某,利随本清。
2.吴某对上述借款本金及利息承v @ [ U ) ` ` $ 1担连带清偿责任。
经当事人申请,调解员R 7 r O s R 与王某、黄某一同到县法院对调解协议书进行了司法确认。